关于党自身建设的理论创新,一直是党的理论创新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在60多年的执政时期,作为唯一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进展,极大地影响了整个中国社会的变化。
至新世纪之初,世情、国情、党情日新月异,巨大机遇与挑战并存,以党的十六大为新起点,近十年成为党的建设理论创新成果最丰富的时期之一。
这些成果中有哪些重大创新?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对未来有何启示?为此,《瞭望》新闻周刊对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党建研究局局长、研究员江金权进行了专访。
中央政策研究室是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中国最重要的智库之一,承担重大政策和理论调研、中央文件草拟等重要任务,党建研究局则是该室专司党建领域工作的业务部门。
两大建设构成一条主线
《瞭望》: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在新世纪,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主题是什么?
江金权: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建设“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这就是党的建设主线理论,即党的建设各方面工作要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党的先进性来展开,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实际成效来检验;要坚持执政能力建设与先进性建设有机统一。这就不仅廓清了党的建设诸范畴的相互关系,而且进一步明确了执政党建设的主题。
两大建设在十七大之前已分别成形。总结党执政以来自身建设的实践经验,十六大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重大理论命题,十六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创新理论成果,回答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内涵、任务和方法等问题。明确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个理论命题,不仅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史上是第一次,在世界政党建设史上也是第一次。这一重大理论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保持和发展先进性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2005年1月,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上,胡锦涛同志首次提出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一重大命题,在2006年6月30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总结大会的讲话中,胡锦涛同志又系统总结和吸取全党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方面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对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内涵、任务和方法途径等进行了系统阐述,形成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理论体系。先进性建设理论的提出,是我们党科学总结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基础上的一个重大理论概括,科学揭示了贯穿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始终的主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