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为什么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优越的?(4)

外媒:为什么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优越的?(4)

美媒:高端机械提升中国制造的形象

美国《商业周刊》4月5日文章,原题:中国出口机械走向高端

位于湖南中部的三一集团计划走向全球。当穿戴蓝色工作服和黄色安全帽的工人们在起重机和搅拌车上忙个不停时,该公司总裁唐修国正讨论在巴西、印度和美国开设分厂和即将收购德国的世界最大混凝土机械制造商事宜。唐的目标是5年内使该公司海外销售收入份额由目前的5%提升至20%。

一提起“中国制造”,人们就想到廉价鞋、塑料玩具和富士康组装的电子产品。尽管中国强大的出口工业建立在此类轻工基础上,但它正迅速发生变化。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和逐渐升值的人民币,使廉价制造业模式面临新压力。英国资本经济公司认为,“中国在世界低端出口市场中的份额已开始下降。中国制造商正转入利润更高的行业而非坐以待毙。”

中国造船业去年以41%的份额在全球市场独占鳌头。联合国和世贸机构的数据表明,中国铁路机车、车厢、机械和工业锅炉的全球份额显著增长。在建筑机械方面,包括三一集团在内的3家中资企业在全球10大同类公司中排名靠前。许多中国新出口商的生产基地位于中国内地而非制造业传统地区的沿海。

重工业在中国出口中的份额由2001年的29%上升至去年的38.7%,已超过轻工业和电子产品,机械类产品在重工业中的比重约为2/3,正在生产各种科技含量和售价更高的产品。业内人士预测,“典型的中国出口商已不再是广东的鞋厂,而是某种设备或机械制造商。”

世行前首席中国经济师高路易表示,欧美日在中国总出口中的比重已由2003年的56.1%下降至去年的48%。中国机械制造商正将目光转向印度、南美和中东。中国的技术和产品水平更适合这些国家,价格也稍低于国际品牌。

中国的新制造商尚未在发达市场展开竞争,但已对卡特彼勒、西门子、通用等老牌设备制造商形成挑战。中国的建筑机械产业有望很快超越日德,使中国成为该领域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出口国。

美媒担忧重工业输给中国

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4月10日文章,原题:中国瞄准美国制造业当中有利可图的核心领域

长期以来,美国人把对中国工厂的恐惧转化成愤怒的话语:他们正偷走我们的工作!通过低工资与美国工人竞争,中国人抢走了跨国公司提供的低端制造工作。

但过去几年,我们的焦虑发生变化,不再担心因劳动力成本而被抢走工作机会,反而对在较高端市场上可能竞争不过中国产生焦虑。本周,这一观点占据我的大脑,原因是媒体报道称中国在重工业方面的实力正日益增强。

尽管通过生产轻工业产品和电子产品,中国将自己变成世界头号出口国,但现在中国出口的最大部分却是高利润产品,比如船只、机车和建筑设备等。中国的资本家不仅朝这个方向发展,而且还从政府获得帮助。

这应引起美国决策者的担忧。重型机械和运输装备是美国工业基础的核心,与食品、化学、电子和金属制品构成我们的六大制造产业。在这些产业里,劳动力成本只占整个生产成本相对小的一部分,而且美国技术先进的工厂传统上一直赋予我们优势。如果它们垮掉,几乎没有能取代的。

中国企业或许不准备在本国向美国公司发起挑战,但它们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却处于有利地位。路透社称,中国领导人打算在3年之内将该国转变成世界上建筑设备的头号出口国。正如《商业周刊》所说:“尽管中国新兴制造商在发达国家市场还不具备竞争力,但它们正对位于南美、俄罗斯等地的卡特彼勒、西门子、通用电气以及其他设备制造商构成挑战。预计中国的建筑机械产业很快会超过日本和德国,从而使中国成为该领域中排在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出口国。”

当中国企业在国际上同卡特彼勒这样的公司针锋相对时,它们也将进军美国本土市场。欢迎我们同北京的竞争进入下一阶段。不必担心它们偷走我们的工作机会,而是该担心他们偷走我们市场的时候了。

英媒:奢侈品未来路线要看中国眼光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4月8日文章,原题:奢侈品:潮起东方

在1953年的浪漫电影《罗马假日》中,格利高里·派克善于着装打扮的形象深入人心。10天前他在中国首都重回人间。在北京饭店的大屏幕上派克缓缓走向观众。突然屏幕变暗———一名身着白色羊绒大衣的中国模特在T台上迈步而行。

这是中国男装品牌SheJi-Sorgere首次举办时装秀活动。它隶属中国服装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在中国设计,但生产在意大利。奢侈品行业的高管们承认,意大利产中国奢侈品牌的出现发出强烈信号,即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对欧洲工业造成深远影响。

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绝不仅在引领最新时尚潮流。正如普拉达去年在香港上市一样,对中国需求的紧追不舍正影响奢侈品牌在何地上市以及生产。业内报告称,中国消费者比其他国家消费者更在意产品是否为“意大利制造”或“法国制造”。

更大的变化尚未来到。欧债危机和中国奢侈品繁荣或许将成为中国向欧洲投资的转折点。当意大利总理蒙蒂最近向中国发出投资邀请时,其目标就包括奢侈品牌。意大利高档商品生产商联合会秘书长布朗齐尼认为,2012年将被两种趋势左右,“中资企业今年极有可能在收购外国品牌的同时,打造中国自己的奢侈品牌”。

不过,该策略使双方均面临风险。中国消费势头已出现趋缓迹象,但欧洲品牌仍将未来托付给中国买家。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必须证明它们比日本先行者更善于经营奢侈品牌。30年前也曾大肆收购欧洲奢侈品牌的日资企业如今已不知去向。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