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历来是讲民族气节的*

中国人历来是讲民族气节的*

(一九八九年十月三十一日)

  今天的谈话,我们双方都是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这是我们的共同点。中美两国的关系,从你一九七二年来中国访问、中美发表上海公报后有了发展。特别是从邓小平主席倡导中国搞改革开放十年来,中美关系进展很快。为什么现在中美关系出现了这种困难情况?平息今年发生的政治风波,是我们国家自己的事。不知道为什么引起美国那么大的反应。这里用得着中国的一句古话:“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由于我们双方意识形态的差别,造成对这一事件有不同的看法。此外,过多的谣言也使人们失去了判断事实的正确根据。荒谬的东西讲上一千遍,往往会使人觉得它是“真理”。我想说明一个实质性问题,邓小平主席倡导的改革开放,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改革开放,不是走向资本主义。这是中国人民根据多年斗争实践经验所选择的道路。这场政治风波后,我们对整个国际局势的估计没有变化。但是,世界上突然形成一股指责和“制裁”中国的逆流,一下子弄得乌烟瘴气。这个责任确实不在中国方面。解铃还须系铃人。
  我们始终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包括美国的友好关系,特别重视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经贸关系,也欢迎所有国家来华投资。中国从未对美国构成威胁。恰恰相反,中国有一个大市场,可以成为同美国开展经济合作的良好条件。刚才,你说现在美国有些商人认为中国已从一九八六年通过的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二十二条规定〔1〕后退了。我可以肯定地负责地回答,中国仍然欢迎他们来投资,二十二条规定仍然有效。我在上海工作时,就提出同外商做生意的四条原则:(一)互相了解;(二)互相信任;(三)互利合作;(四)从长远观点出发。对最后这一点,我对我们的同志说过,要考虑外商的利益,双方都不要搞一锤子买卖。现在,我仍然这样认为。我们提出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不会只停留在口号上。我们要做两件事,一是同外国合作搞一些大项目,二是在二十二条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有关法律法规。现在,中国对内需要安定团结的局面,对外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这样我们才能专心致志地把经济搞上去。正是由于这一点,我们没有理由不把中美经济合作关系搞好。
  我们不能说对美国了解很深,但可能比一般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要多。所以,有两个概念,我想说一下。一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你们的企业家一听这句话,觉得不得了,是不是不能到中国做生意了。其实,这句话是有特定政治含义的。我们所说的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反对资产阶级的一切腐朽思想。其中也包括反对色情、毒品,这些东西美国政府自己也反对。但是,对西方的一切先进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经验和优秀文化成果,我们不仅不反对,而且要学习。二是民主、自由。我和钱其琛外长当年都在上海参加了共产党的地下活动。那时,我们游行呼口号,喊的就是“我们要民主!我们要自由!”现在,一些青年学生也喊要民主、要自由,但他们实际上并不知道要什么样的民主、自由。一九八六年,上海一些学生从林肯〔2〕的葛底斯堡演说中挑了两段话作为口号,但却不了解林肯的这篇演说的历史背景。四十多年前,我在中学二年级就学过林肯的这篇演说,能全篇背下来。十二月十八日,我去母校上海交通大学同学生座谈。解放前,上海交大学生曾在我们党领导下为争取民主而斗争,当时的上海交大被称作“民主的堡垒”。那天我在交大讲话时,当场就把这篇演说背了一遍。这次有些学生绝食,我去医院看望他们。有一位女学生对我说要民主、要自由。我问她要什么样的民主、自由,她回答不出来。这个例子说明,一些年青人对民主、自由没有正确的概念。不能以为自己要怎么就怎么才是民主、自由。这种民主、自由,实际上任何国家都不会允许。即使这样,我们对学生还是采取宽容的态度。两个月前,我去清华大学开座谈会,有一位学生参加了游行和绝食,他说自己是“动乱分子”。我问学校是否这样讲的,校长说没有。我对这位学生说,没有人这样说你,你为什么要自己给自己戴这顶帽子、贴这个标签?我们对青年学生总的原则有两条,既要热情关怀,又要严格要求。对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哪怕是参加过游行、签名的,我们一概采取非常大度的宽容态度,不会追究。当然,也有极少数人为了一张“绿卡”,不惜要求美国对自己的祖国采取“制裁”措施。这同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节和民族自尊极不相称。我是扬州人,扬州史可法〔3〕祠有一副对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日本侵占时期,许多人去这个地方凭吊,以鼓舞抗日的志气。那时,我在扬州念中学,每星期都去,很受教育。中国人历来是讲民族气节的,是不畏强暴的。现在,一些留学生想在国外多留一段时间,做博士后研究工作,我们是理解的,但无论如何不能丧失爱国心。

    *这是江泽民同志会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时谈话的要点。
  注释
  〔1〕鼓励外商投资的二十二条规定,指国务院一九八六年十月十一日发布的《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
  〔2〕林肯,即亚伯拉罕·林肯(一八〇九——一八六五),美国共和党人。一八六一年至一八六五年任美国总统。主张维护联邦统一、逐步废除奴隶制度,领导了反对南方奴隶主分裂国家的战争,颁布了著名的《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一八六三年十一月十九日,在葛底斯堡国家烈士公墓落成典礼上发表了著名演说。该公墓为纪念一八六三年七月在葛底斯堡战役中阵亡的将士而修建。这次战役是美国内战(又称南北战争)的转折点,联邦军队击败南方同盟军,从此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3〕史可法(一六〇二——一六四五),明代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明朝大臣。明代末年任兵部尚书。南明时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入阁参政。后以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督师坚守扬州,抗击南下清军,城破被俘,不屈而死。扬州百姓在城外梅花岭筑衣冠冢,以为纪念。

责任编辑:总编室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