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尼系数
《南风窗》:你们一直做收入差距实证调查,并发布基尼系数,想给整个社会传递一个什么信息呢?
李实:我们从上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做,第一次是1988年,第二次是1995年,第三次是2002年,第四次是2007年,我们准备明年再做一次,大概平均每5到7年做一次。我们发现中国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城市内部差距在扩大,农村内部差距在扩大,城乡间收入差距也在扩大。不同人群组,比如工作于垄断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人群组的收入差距在扩大,高学历和低学历人群组间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
应该说收入差距扩大是全方位的,这有点不太正常。在市场经济逐步推进的过程中,有的因素会导致收入差距扩大,有的因素会导致收入差距缩小。但是我们现在发现,几乎所有的因素都在促进收入差距扩大,这是因为,我们的市场经济不是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一方面,存在市场因素,另一方面还存在很多传统的行政管制。
《南风窗》:我们也听到一些声音说,政府一直没有发布基尼系数,一直都是李实教授在发布消息,反映的是真实情况吗?
李实: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对我们所发布的基尼系数提出挑战的。在80年代的时候,因为收入差距问题不是很突出,那时候大家强调的是效率优先,对收入差距问题关注不大。在我们做第二次收入调查的时候,就发现收入差距扩大得很明显。我们认为,在经济改革转型的初期,收入差距扩大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在传统体制下,由于人为的因素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但是我们期待,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收入差距由扩大慢慢变成缩小。但是后来几次调查发现,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逐步扩大。我们的收入差距之所以在不断扩大,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二,改革的因素、转型的因素在起作用。当我们在试图改变传统体制的时候,没有一个相应的新的制度补充上来,这造成了制度的断层,旧制度已破坏掉,但新制度没有建成;第三,一些政策性因素。比如户籍制度,国有企业的垄断。
随着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收入分配改革的难度会越来越大。比如,目前城乡收入差距很大,这时候消除导致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就会很困难,因为城乡差距越大,一旦放开户籍制度,带来的冲击也会越大,你就不敢轻易放开了。因此,改革要及时,不能等,越等越难改。当前迫切考虑的,不是急于缩小收入差距,而是消除收入分配不公,更需要出台遏制腐败收入、寻租收入和垄断性收入等一系列的制度和政策。
链接:
2012年经合组织部长级会议将在5月底召开,定的调子就是“一个都不能少”!政府能做什么,要看劳动法和教育体制,确保人们得到适当的培训,能够找到工作。劳动法应该有助于人们找到工作,而不应该相反。税收制度也要确保低收入的人不会比高收入的人纳税更多,重新找到平衡点。还有社保系统,社会底层需要社会方面的保护,包括医疗保障、养老金等等。还要制止腐败、增加透明度,说实话,腐败实际上伤害的都是最脆弱的这些人。在有些国家当中,这的确导致了不公平或不公正。
—经合组织副秘书长Richard Boucher
我在当总理的时候强调这样的政策:公平的分配、公平的机会,医疗和教育都要公平。强调人力资源、人力资本的发展,现在正在上学的这些人就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必须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我们在农村地区成立培训点,往往在这些地方失业率非常高,年轻人就需要培训,让他们获取具体技能,他们就有机会找到工作。另外一个体制,比如说这里出现一个很大的项目,要建1000栋房子,我们会帮助实施公司找对口的工人,然后去培训这些工人,企业给我们一些基金,帮我们建立一个特殊培训的项目。当项目上马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把工人派到现场中工作,他们来自于我们国家的各个角落。比如说一个大项目要找500名工人,如果这500人是从别的公司挖来的,或者海外的人,我们培训的孩子就失去了这样的机会,等于抢了我们的工作。所以,培养自己的人是非常重要的。
—马来西亚前总理巴达维
就台湾地区来讲,台湾经济的发展所得收入是趋于平均的,主要原因是台湾经济发展采取的是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也着重于劳动密集产业的发展,这可以提供很多就业机会。再加上教育的普及,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这三个。
台湾最开始经济发展的时候,所得分配是在改善当中的。但在1980年以后状态转过来了,分配的不均逐年在上升当中。两个数字可以参考:最新的数字是2010年,家庭所得的调查显示,最高所得20%的和最低所得20%的家庭,所得变数是1.69倍。这些数字跟其他国家和地区比较相对还算好。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是,国际之间资本所得的减税竞赛,减税是吸引资金的主要因素,但这影响了政府的税金,政党竞争又非常激烈,选举的时候两边都在减税。台湾的征收收入占政府收入的3%,世界上最低的,政府没钱,所以没有办法执行那些改革所得分配来照顾低所得家庭的措施。话说回来,现在公营事业的绝大部分都是缴高财政,当成政府财政收入很重要的来源。如果这部分用到社会福利当中,对分配的改善会有相当大的帮助。
—台湾研训院董事长许嘉栋
中国收入差距拉大的一个原因是政府主导,是大政府,本身开支很大,一次分配有一些问题,劳动报酬和国民收入比,1998年是52,2007年是41,2011年是45,同期日本是60,台湾地区是55,美国是60,劳动报酬比例偏低。同时我们认为重化工是工业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财政倾向于重化工,而不倾向于服务业。税收和财政本来是二次分配,如果用于投资,因为现在资本替代了劳动,劳动价格压得比较低,这不仅没有缩小差距,还扩大了差距。要避免逆向扩大收入分配差距。这是财政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原招商局董事长、博源基金会理事长秦晓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