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适合建设内陆都市型宜居城市(下)

北京适合建设内陆都市型宜居城市(下)

四、北京建设宜居城市的思路

概括起来说,五句话:疏解主城功能,降低主城密度,综合治理环境,克服资源瓶颈,合理发展经济。

第一,加快建新城。北京现有城市是按照莫斯科单中心格局建设的,中心区集中了行政、商业、金融、文化、科研等各项城市功能,使之成为一个城市功能、人口和交通高度聚集的区域。建新城是国际经验,建新城可以疏解城市人口和功能,对解决城市病起综合作用。新规划已经明确了这一思路,决定2007年以前先着手建设通州、顺义、亦庄三个新城。关键是怎么建。首先,新城不能单纯建成卧城,卧城不仅不能有效疏解旧城功能,还会造成新的问题,这方面已有共识,其实日本东京都早在上世纪5-60年代就有了教训。其次,要下决心,进行科学周密的研究论证,采取有力的办法措施,适时适度地转移一部分主城的功能,将行政、科教、医卫体等功能转至新城,适当时候,可以考虑市级行政中心迁移和部分市辖区划调整。没有主城功能的疏解,新城达不到缓解、分流主城压力的作用,如果继续现在强化主城功能的发展方式,主城的密度就不可能降下来,宜居难以真正实现。除此之外新城在规划和建设上要按照宜居标准,适度超前。在教育、文化、卫生、医疗、体育等设施,还有就业、消费、娱乐等方面,特别是居住环境和条件至少达到甚至超过中心城的水准,也就是新旧城在总体发展水平上应具有同质性,新城才有真正的吸引力。否则,新城就可能成为与主城平行的次区域,不仅不能起疏解主城功能作用,还会机械摊大城市,成为一个次要素、次资源、次人群的聚居区,那样的话,就没有达到目的,是一个失败。建设宜居城市,还要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北京建设宜居城市的过程,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城镇和农村现代化的过程。没有城镇和农村现代化,不可能建成宜居城市。

第二,双管齐下抓生态环境建设。适宜的城市环境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首要条件。北京客观的自然环境是建设宜居城市最不利的因素,水资源严重紧缺,风沙尘土飞扬。在经济、社会、环境三维系统中,提高城市自然环境的综合指数难度相对较大,改变自然环境,并非一朝一夕所致。一是克服自然环境的先天不足。靠投入、靠科学技术、还要靠周边邻居;二是减少人为的环境破坏。靠教育、靠管理、靠法治。

第三,两条腿走路克服资源瓶颈。一是开源、扩大增量。采用合理方式,按照经济原则,通过区域合作,解决各种资源不足;近期重点搞好南水北调、西气入京等项目。二是用好存量。制订有效的办法,严格管理,控制资源浪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城市。

第四,要合理发展经济。建设宜居城市,需要大量投入,必须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国际上有两种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一种是以日德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模式;另一种是以美英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模式。北京应当走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有适度制造业的发展道路。规划产业重点,核心是发展高端经济。具体发展总部经济、高科技产业、文化产业、金融保险业,还有各种高端中介服务业。

第五、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依据总规,依法行政。切实保障城市总规的指导和调控作用。

2、充分争取中央的支持和配合,争取所有关心首都的人士和周边省市,形成合力。

3、树立长期奋斗观点,制订分阶段实施的目标、任务、措施。

4、增强成本意识,注重投资效果。

5、宜居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杜绝政绩工程。

6、提高宜居建设管理水平。宜居来自建设,成于管理。

责任编辑:冯句青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