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储蓄负利率的时代里,A股偏又动荡不安,对于不少投资者来说,银行理财或许已成为跑赢或赶上CPI的唯一希望。2008年的理财市场,投资者该怎样选择呢?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殷剑锋研究员向《市场报》记者表示:“今年资本市场不确定性较大,因此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时要选简单、有保本条款的,首要前提还是选自己懂的产品。”
理财产品市场
顺势快速发展
“银行理财产品这个市场为什么发展那么快?我觉得有几个方面。”
殷剑锋研究员这样表示,理财产品是顺应了投资者和商业银行的需要,在监管当局大力推动下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第一个方面,作为投资者的居民确实需要这样的产品。”他指出:“在银行理财产品出来之前,居民只能投资于两个极端:一个是没有风险、收益也很低的存款;还有一个是收益很高、但风险也很高的股票。”现在A股多数股票腰斩、一些股票甚至已经跌掉了百分之七八十,中国石油从48.6元开盘一路跌到16.7元的发行价上,如今反弹到18元,依然腰斩过半。
而银行理财产品是介于两个极端之间的产品。它的风险比股票要低得多,大部分是保本的,即使没有保本条款,按照产品的设计,也基本上能够做到保本,风险很小。而它的收益比存款高,有的时候会高很多,比如去年打新股的产品收益平均达到9%,还有一些结构化的产品,收益也非常好。所以居民需要这个理财产品,理财产品的出现也为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银行理财产品发展那么快的第二点,就是商业银行需要的。”
他表示:我们都知道,我国金融体系是一个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银行业的改革是整个改革的焦点,而现在银行业改革的难点在什么地方?从业务经营来看,收入主要依靠利息收入、存贷息差。业务尽管这几年有变化,但还是主要依靠公司业务,随着未来的发展要发展零售业务,要增加非利息收入,怎么增加呢?从工具、产品的角度来看,就是靠发行银行理财产品,所以银行也有很大的积极性。
银行理财产品能够快速发展的第三点,就是跟监管当局大力推动它的发展有关。银行理财产品能够在短短几年之内发展这么快,就是因为监管当局采取了市场化的发行管理办法,即备案制。同时,也对商业银行从事衍生品业务和相关的信息披露都作出了比较详细的规定。所以,在这三方面因素的推动下,市场获得了大发展,银行理财产品成为一个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因素。这是银行理财产品快速发展的重要背景。
怎么看待
“零收益”“负收益”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