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3月20日 本周外汇市场美元汇率呈现快速变化,笔者连续数周的预期水准出现,美元指数从87走低位82水准,其中美元兑欧元汇率从1.28美元下跌为1.35美元,尤其是一天之内价格变化呈现400点下跌幅度,美元跌幅达到3.8%,是欧元问世以来单日最大下降,接近周末则进一步下跌到1.37美元水平;同时美元兑日元汇率也从99日元下跌为96日元;美元兑英镑汇率则从1.39美元下跌为1.43美元;美元兑瑞郎汇率从1.18瑞郎走低位1.18瑞郎;美元兑加元汇率从1.29加元走低到1.24加元;美元兑澳元和新西兰元也随从变化,幅度小于主导货币汇率变化。
外汇市场美元快速的变化理由并非充分,但是美元自身技术性修正以及企业利益,尤其是海外企业的利润需求是美元变化的两个重要依据。然而市场原因分析更多停留于美联储政策应对,但是这并非是能撼动美元变数的真实原因。
1、美国经济复苏依然难以明朗,美元依托没有改变。汇率基础在于经济,而近期美国经济基本数据并没有形成对美元汇率走向改变具有实质的影响。一方面是美国经济指标低迷突出,美元汇率逆转或将不利于经济复苏需求,但是美国企业竞争力需求迫切需要美元走贬,美元有节制的升值与贬值是美元变化的最重要参数。另一方面是美国股市近日上涨紧张突出,一周里美国三大指数呈现连续乃较大幅度上升,美股周二大涨,其中道琼工业指数收高近2.5%至7395点,这些也是美元资产搭配性价格所引起的美元变数因素之一。一周的经济数据最为突出的是美国2月房屋开工年率跳增22.2%,为2008年4月以来首次增长。周二公布数据显示,美国2月房屋开工和建筑许可双双自纪录低位回升,呈现10个月来首次增长,美国商务部公布的2月房屋开工跳增22.2%,实1990年1月以来最大百分比变动幅度,为去年4月来首现增长,年率则为58.3万户,1月时为47.7万户。这使美国黯淡经济形势出现一丝亮丽,尽管这些数据并不标志着低迷楼市的趋势开始扭转,但透露出一些企稳迹象,这有助于缓解美国未来经济压力。同时美国劳工部公布的2月PPI较上月仅增长0.1%,1月为增长0.8%,2月PPI和上年同期相比下滑1.3%,为2002年9月以来最大降幅,这反映出能源成本大幅下落,工业领域普遍面临定价力消退的情况,中间及核心物价依然在向下走,暗示物价压力还将进一步减轻。为此,美联储本周例会之后对经济评估为,包括工厂、矿业和公共事业企业在内的美国工业生产2月份下降1.4%,为连续第4个月下降。2月份美国工厂生产下降了0.7%,但降幅远低于前一个月的2.7%。当月汽车及其零部件生产增加了10.2%,此前却连续4个月下降,且1月份的降幅高达24.7%。美国工业总的设备开工率2月份为70.9%,低于前一个月的71.9%,也低于去年同期的80.7%和1972年至2008年的平均水平80.9%。美国经济因素难以判断,美元变数不完全在于经济。
面对美国经济状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0.6%,总裁史特劳斯卡恩的顾问表示,美国经济今年预计萎缩2.6%,1月预估值为萎缩1.6%,欧元区经济将萎缩3.2%,1月预估为萎缩5%,这两个指标的比较并不利于美元调整贬值,因为欧元区经济比美国严重。欧盟最新公布的修正数据显示,欧元区2月份通货膨胀按年率计算为1.2%,较1月份的1.1%略有上升,但远低于去年同期3.3%的水平。国际油价显著回落使欧元区通胀压力最近数月持续缓解。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欧元区能源价格较去年同期下降了4.9%。虽然欧元区2月份通胀率略有回升,但仍远低于欧洲中央银行为维持物价稳定所设定的2%的警戒线,市场更为关注欧洲央行对策,欧洲央行两难于经济与通胀之间。美元在经济基础没有变化的前提下突然加快贬值,技术性因素是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