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以来,曾经居于艺术正堂的高贵、威严、睥睨一切的文学逐渐失去了其往日的宗主地位,败北了、落荒了、边缘化了。文学活着,但活得很累、活得艰难。当代社会的历史性变革改变了文学的生态环境和现实语境,抽空了传统文学安身立命的生存基础,文学面临着重大危机,也面临着新的选择。文学与计算机网络的“一见钟情”使文学“绝处逢生”。首先它改变了文学的传播渠道和生存方式,实现了文学的载体革命:由传统的纸介质媒体转变为现在的“E媒体”,从印刷文字的单媒介语言艺术转变为数字化存在的多媒体艺术。读屏方式的出现为文学提供了转折的历史契机,处于生态困境中的文学终于找到了新的生存机遇。从此文学又多了一种活法,又增加了一种存在形式,又变换了一种另类面孔。那么,“E体”的突围,究竟是文学的救星还是文学的末路? 无疑,媒体革命带来了文学话语权民间的回归,赛伯空间的艺术民主,网络自由与虚拟哲学,文学的祛魅、脱冕、渎圣与感觉的撒播…… 文学,力图再造读屏时代的新乌托邦……,然而,网络这把双刃剑有成也有毁,而且成毁都在旦夕间。网上文学的平庸崇拜、网上文学的垃圾天堂,网上文学的无政府喧嚣,网上文学的暴力和性…… 这是生命里一次“快乐的”下坠……?这使不少雄赳赳、气昂昂的网络牛虻开始“拔剑四顾心茫然”:网络成了江湖? 江湖是什么 风波险恶 刀光剑影网络是什么 扑朔迷离 虚幻抽象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 人入网络 情难自禁网络如同江湖 侠义犹在 爱情犹在网络就是江湖 邪恶犹在 恐怖犹在昔日的刀光剑影转换成现代看不见的战争昔日的柔情似水变幻成难分虚实的甜言蜜语 蒋多小姐在她的杰出论文《临界表情》中,描述了当代网络小说临界时的这些症候: ……类似这样充满攻讦和颠覆意图的戏仿、反讽或曰无厘头的网络幽默俯拾即是,所谓无数次的亲密接触,杂交爱情1、2、3号,聊天室套狼(郎)和泡牛(妞)之不完全手册……夹杂着违禁的冲动、拆解的快感和冒险的乐趣纷纷浮出网面。如果说黑色幽默是把你抛进黑暗的渊底然后体味荒诞与残酷的话,那么网络牛虻们津津乐道的无厘头风格则更切近于“特殊的精神呵痒”, 歪曲的推理,悖谬的逻辑,贫嘴嘎舌,花活迭出,无论是严肃正统的官方话语或历史表述,还是街头巷尾寻常百姓的粗言秽语或无稽之谈,全让这群轰轰烈烈的拍砖大军给一并乱炖,超现实的网络空间与历史语境的错位误置一拍即合,一切既有的叙事“资源”都成了可以随意拼贴的标签被耍弄得面目全非,支离破碎。作为读者,我们完全不必扒开字缝去为“或有寓意”发愁,只需要跟上这股寄生于网络速度和广度的时尚,痛快淋漓地消费调侃,操持调侃即可,虚拟的网络可以让牛虻们卸下所有陈词滥调的累赘,获得自我松绑后的恣意与放肆,同时借助网络迅疾繁衍的超强再生能力而表现出一种集体仿同的趋向…… 电脑准备解构?电脑解构什么?电脑怎么解构?
“E体”突围还是无边下坠
- 金元浦:“互联网+”与创客空间2016-03-28
- “互联网+”与创客空间2016-03-25
- 我国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2016-03-25
- “互联网+”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2016-03-25
- 国内外创客空间的发展2016-03-25
- “互联网+”与创客空间2016-03-25
- 金元浦:激活“文化+”基因2016-03-24
- 中国传统文化与《习近平用典》2016-03-24
- 为什么要推崇传统文化?2016-03-23
- 国学如何运用于国际交往?2016-03-23
责任编辑:冯句青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北京24项新举措提振消费成色足
- 高效办成一件事 丝发必兴利民情
- 铭记抗战历史,激发一往无前的奋进力量
- 铭记抗战历史 汲取奋进力量
- 讲好抗战故事,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 纪念百团大战,在铭记历史中笃定前行
- 机器人足球比赛,有何深意?
- 中小企业韧劲足,中国经济活力强
- 文化遗产保护应多些“主动防御”
- 如何打通青年就业“最后一公里”?
精选视频
为什么要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理论看点 |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民营经济发展加油打气
新时代重拳反腐对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
邓小平南方谈话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推动市场化趋向的改革
【党员课堂】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历程看新时代重拳反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