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3)

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3)

印度这个国家是非常复杂的,比我们国家还要复杂。他不仅有民族矛盾,还有阶级矛盾、政党矛盾、宗教矛盾,另外还有种群制矛盾。印度除了印度共产党之外还有一个印共马列。这个印共马列还在两个邦执政,其中一个是西蒙邦。在西蒙邦,共产党为了搞土地改革,有四千多印共马列的党员被地主和庄园主杀害掉。另外他自身的两极分化是很严重的。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和哈佛大学有两个教授搞了一个中印比较研究,他们认为未来十年、二十年印度的发展前景会比中国好,其中一条原因就是印度劳动力的优势在于懂英语,而中国劳动力的优势在于价格便宜,我们的民工生活的比较苦。这是一个事实。印度过去是英国殖民地,懂英语也不足奇。但是我们到了印度了解到,印度有80%的农民小孩连小学一年级都读不了,还能懂什么英语啊。另外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街头就可以看到贫民窟。印度的贫富分化很严重,他的国民生产总值仅仅相当于我们的三分之一还不足。但是它的亿万富翁在世界的排名当中还是比较靠前的。另外,他的民族矛盾也很强烈。印度教徒,伊斯兰教徒经常发生矛盾冲突。还有政党矛盾相当严重。各个政党为了谋取政治地位,相互攻击,相互挖墙脚,那是司空见惯的事了。而且印度的等级制度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一个印度人一出生就决定了是属于哪个种型的家族了。这也引起了很多不必要的、尖锐的社会矛盾。印度的基础设施相当不完善。铁路大多是英国殖民的时候修建的。高速公路在现代社会当中地位非常重要,但是印度的高速公路太差了,全国还不到一千公里。我们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刻苦耐劳,坚韧顽强,富有拼搏精神的。但是印度人缺少这种拼搏精神。我们不否认在印度一些先进的企业和美国硅谷里都有很多先进的印度人,但是这些人在整个印度人当中所占的比例是非常少的。所以到印度你就会知道不坚持共产党领导,不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不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好,最适合中国。

所以我们在周边这几个具有一定的可比较性的国家横向比较后,我们会感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实是好,我们必须得坚持。可见,我们的国情和美国的国情是不一样的,价值观是不一样的,我们要坚持我们的特色。同时说明约瑟夫莱尔所说的两个国家的软实力比较的结论也是不科学的。

那么我们的软实力是不是就不能进行比较呢?答案是,可以的。我们要自己跟自己比较。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物质文明的硬实力,一条腿就是精神文明的软实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软实力。这两条腿不能一个粗一个细,也不能一个长一个短,否则这个国家就会摔跟头。我们的硬实力可以说已经连续三十年经济高速增长,外汇储备早就是世界第一了。而我们文化软实力实事求是的讲,相对于我们的硬实力确实是弱一些。到国外的一些国际机场我们会发现,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报刊很容易找到,但是你很难找到中文报刊。即便能找到的也是新加坡的、台湾的、香港的,我们大陆的报刊很难见到。国际机场是各国精英经常出入的地方,他们在这样的集散地很难见到中文的报刊,就说明我国文化在那里很受局限。现在中国人都有钱了,到世界各地去旅游。一些著名旅游景点的导游图或解说词英、法、德、日的文本都有,有的还有韩文,但是就是没有中文。那么理所当然地在那里感受不到中国文化。还有世界各国绝大多数的大学图书馆里,中文图书资料都是非常少的。大学是培养世界未来各国精英的地方,各界精英在他最重要的学习阶段,根本见不到或者是很难见到中文资料,那么他们如何了解中国呀?可见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很弱。我们现在在世界上搞了三百多个孔子学院,200多个孔子学堂,这对汉语的国际传播毫无疑问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这些孔子学院的管理体制、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有着很大的改进空间,对于提升我们中国文化软实力应该说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当然随着我们中国国力不断的日益强盛,世界各国也在悄然兴起“汉语言热”。那么中国文化的影响肯定会比现在要逐步地增强,这是好的。但是就目前而言,我们的文化影响相对我们国家的总体规模来说,那还是比较弱的。特别是文化产业,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平均在10%,美国达到了25%。美国在世界文化产业的份额达到了43%左右,欧盟达到了34%左右,韩国大约是占6%,日本大约是10%,剩下7%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事实就是这样的,在国际文化市场当中,我们的电影、音像制片只占很小的份额。美国有线电视的收入占世界有线电视收入的56%。他的收费电视占世界收费电视收入的80%还多。美国每年生产的影片占全世界影片生产的10%,但是他的票房可以达到55%。从这些方面都是能看出我国文化产业相对来国际大国来说,还是差距较大的。

文化产业有双重属性。一个是意识形态属性,是社会效益,另一个是经济效益。我们中国丰富的文化,怎么样才能走向世界呢?它的载体,它的平台就是文化产业。如果我们文化产业走不出国门,开拓不了国际市场,我们的中国文化怎么影响世界呢?这样来看,我们的文化软实力相对于我们的物质硬实力来说这条腿确实是短的,是细的。

所以中央下决心要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其中就包括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二)    国内背景

六中全会公报提到我国目前正处于“两个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开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关时期”。这两个时期就是国内背景的总体概括。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是,把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其中有四个内容都和文化建设密切相关。我们这些年来整个经济建设发展的很快,但是我们积累了很多矛盾。比如贫富差别拉大的问题,它妨碍经济健康发展,妨碍我们整个经济可持续发展。还有党内腐败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出台了很多文件,但是腐败问题仍然是屡禁不止,而且从规模上讲还有加大的趋势。另外还有生态环境被污染的问题很严重。我国一半以上的河道处于被污染的状态,我们的污水排放量世界第一,超过环保允许程度68%。我们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世界第一,超过环保允许程度77%,我们二氧化碳排放量去年也超过了美国。我们有三分之二的国土面临着酸雨的危险,90%的天然草场在退化,大量土地沙漠化现象非常严重,很多湖泊也被污染了。比如云南的滇池,过去是多么清澈、美丽的湖泊。被污染以后,把滇池周围所有企业建国以来创造的全部利润用来治理它,还没有治理好,目前国家已经投资30个亿。这个代价多大啊!除了上面讲的收入两极分化,党内腐败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以外,还有就业压力加大,社会治安问题等等。所有这些东西都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点,我们的经济能不能够可持续、健康的发展下去就看这个关键时期我们能不能把文化建设搞好。我们的文化建设搞好就意味着我们能够制定出深谋远虑的发展战略,能够统筹考虑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统筹兼顾。这样我们的经济才是一种健康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所以在谈到国内背景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这两点。如果现在我们还只是盯着那些传统的经济项目,而忽略了文化的发展,那么我们这个经济发展形势可能也是昙花一现,全面建设小康的任务是不能实现的。

我们说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要使农业科技含量高的,环境污染少的,经济效益好的上马。这样一来,体制、机制、人才各个方面都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加睿智的战略思想才能够形成。所以说现在到了一个攻关时期、关键时期。可是长期以来我们积累了那么多矛盾,怎么化解?必须得从思想文化方面下工夫。

基于这样的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中国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必须下大力气深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否则我们中国再往前走就很艰难了。

二、如何实现文化强国

我认为,要想实现文化强国这一目标,必须要认真贯彻六中全会所提出来的指导思想。

(一) 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无论是六中全会的召开,还是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提出都是为了贯彻落实十七大的精神。它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当中的一部分。在我们强国的时候,不能忘掉其他方方面面的内容,不能忘掉经济建设的中心,不能忘掉其他硬道理。经济发展是硬道理,文化发展也是硬道理。

(二)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我们所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也包括文化建设。前面经过与朝鲜、俄罗斯、印度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中国人来说那真是一面旗帜,中国要想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必须高举这面旗帜。那么我们搞文化强国战略,也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三)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我们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第一层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在十九世纪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纷至沓来,对我们侵略、掠夺、践踏、瓜分、宰割、侮辱。从1842年到1912年我们被迫同西方签订了700多个不平等条约,其中有40多个条约是割地赔款。所以八国联军中一个德国军官在自己的日记中写到,做19世纪的中国人太悲惨了。法国伟大的文学家雨果在给法军上尉的一封信中针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一事,他说人类历史上不可再造的艺术瑰宝就这样被两个强盗彻底糟蹋了。一个把它抢光,一个把它烧光。他们一个叫做法兰西,一个叫做英吉利。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一些忧国忧民的人在思考:二十世纪中国会不会亡国灭族?二十世纪过去了,我们不但没有亡国灭族,我们还见到了民族复兴的曙光。原因很多,但是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中国共产党找对了真理,这个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正是由于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使我们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等思想。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它使我们走上新中国道路,并且富起来,强起来,将来会更强。

所以六中全会提出的指导思想仍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然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以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四层含义,它所涉及的四个方面的内容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所以它成为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因。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物质生活好了,必然要追求精神文化生活。也只有满足它的精神文化生活,才能提高我们整个民族的文明素质。现有的文化体制确实存在很多弊端,还做不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所以必须以改革为动力。

责任编辑:冯句青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