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树清:中国不改金融结构,没出路(4)

郭树清:中国不改金融结构,没出路(4)

五、继续全力支持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上海是一座从来都不缺少金融基因的城市。中国现代金融的起源和繁衍,似乎也非常偏爱这座城市。1921年,曾经有过一场交易所浪潮,全国出现了136家交易所,其中有112家在上海,不过这些交易所交易的标的大部分与现代金融无关。但愿现在各地出现的文化交易中心、红酒销售店、养生保健馆,不会也像当年一样,成为一阵清风,一场运动,过段时间后就销声匿迹。

1986年,工商银行[3.78 0.27% 股吧 研报]静安营业部开始了股票柜台交易,开创了新中国资本[3.88 0.00%]市场发展的先河。以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为发端,今天的上海已经成为全国股票、债券、商品期货、金融期货以及外汇、黄金、货币等交易机构积聚的最重要的金融高地。今年6月1日,上海、东京市场启动了人民币和日元的直接交易,这对人民币国际化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全局上来看,多项实证研究表明,人民币在资本项下的可兑换,实际的进展比之理论状态要远为迅速。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值得期待。

上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上海是一座非常开放和国际化的城市,大量的外商和合资机构落户上海,上海的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也日益接近国际先进城市。上海所处的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企业和社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非常旺盛。还有更加重要的一点,上海的金融生态很好,诚信水平比较高,上海的出租车,经营非常规范,很少会带着乘客绕路。诚信对金融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上海开埠至今200余年,积淀了良好的商业文化传统,可以说这是上海最重要的一个优势。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发展。金融中心的建设并非简单地堆砌金融机构,资本市场是金融中心最重要的核心要素。中国证监会将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和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也期待上海能够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在引进各类机构投资者,发展现代财富管理行业,培养优秀分析师队伍,孕育信奉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的公司等等方面,在深化金融改革,加快结构调整,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发挥更大更具创造性的作用。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