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思想泡沫隐忧(2)

网络思想泡沫隐忧(2)

如何看待网络思想泡沫

网络社会是一个崭新的、开放的、动态的行为平台。我们绝对不能期待网民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知灼见,不能期待每个网民都是思考者,更不能指望每个网民都是思想家。因此,对待网络思想泡沫,应该抱有正常的心态,辩证看待网络思想泡沫。

网络思想泡沫是网络时代的正常现象,网络带给中国社会的利好方面是巨大的。网络促进了公民言论的自由表达,使得个体能够发出声音。网络思想泡沫的产生一方面是作为新生事物的网络社会的内在发展规律的必然体现,另外一方面也是现实社会各种社会问题(腐败)向虚拟社区投射的结果。

网络往往是草根的社会,网民的思想言论难免有“江湖草莽”之气息。泡沫与真理是辩证的,低价值的思想泡沫和有价值的真知灼见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没有思想泡沫,就不会激发活跃思想,就无法从巨量的思想泡沫中孕育出真知灼见。例如某些非理性的谩骂的背后可能就含有真理的成分,只有重视这些情绪问题才会发现背后存在的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应该贴上各种标签。此外,只要基数大,十三亿人在说话,那么肯定会产生好的观点,肯定会孕育大批的网络思想者、思想家。因此,海量的网络信息中有思想泡沫是正常现象,有存在的合理性,从中可以发现真实、孕育真理。

如何减少网络思想泡沫

减少网络思想泡沫,最根本的还是建设公平合理的社会,网民“气顺了”,网上情绪化的东西自然就少了;同时还要积极加强引导,促进网民的自律自治。

要把解决好现实社会中的问题作为解决虚拟社会中问题的关键。当前转型期的社会问题多发,贫富差距(富二代、贫二代)、官员腐败、道德淡漠(小悦悦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问题都会在网络上得到体现。公民在日常生活中的负面情绪的积累就会寻找宣泄的地方,网络是较好的宣泄不满情绪的平台。可见,网络思想泡沫和不满情绪是有现实原因的。如果社会公平问题和社会民生问题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那么网络上对相关问题的谩骂必然会有效降低。经验表明,由于网络的匿名性特点,如果有些问题及时公开和有效解决,个体就会在网络上通过夸大事实来扩大影响,一旦炒作起来会对政府公信力造成巨大负面影响。因此,解决虚拟社会问题的关键是要解决好现实社会中的问题,特别是民生问题。

要建立健康向上的网络引导机制。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想诉求机制。网络使得人人都可以发表思想和言论,对于网络上的海量信息而言,思想泡沫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对于情绪宣泄之类的思想泡沫,我们要予以理解和重视,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时期。网络作为重要的诉求表达渠道是稳定社会的重要因素。中央关于文化大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会议已经开过,应当以此为契机,切实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把网民引导好,把网络建设好。二是情绪宣泄机制。从积极的角度去说,情绪化的“胡说”也是有意义的,可以从中发现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因此应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尤其是网民负面情绪的发泄。目前白领网民群体中间流行“打老板”游戏,可以选择椅子、杯子、电脑等办公物品来“修理”老板。类似这些在现实生活中不可为之而网民又十分需要的情绪发泄,应该有它的网络场域。

减少网络思想泡沫需要提高网民的素质和判断力。泛滥的泡沫信息,会使网民的信息敏感度下降,从一开始的全信发展到后来的怀疑。网络泡沫的增多必然会促使人们进行细致的甄别和理性的思考。网络社会有自身发展规律,经历开始阶段的泡沫与躁动之后,会逐渐走向理性,进而形成良好的判断力,产生一些建设性的思想。网民的理性、爱心与建设性的力量都可以通过积极正面的引导而得到发展。因此,网络思想泡沫并不可怕,怕的是不管不问,任其泛滥。每个人都是思考者,但并不都是、也不可能都是思想家。啤酒要有泡沫,不然就不叫啤酒,但泡沫要适度,过多过少都不行。要减少网络泡沫,让网络更多的充满理性和思想的光辉,在提供外部制度保障和积极引导的同时,必须大力提高网民的素质和判断真善美的能力。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