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对美国的“防范心理”始终很重
环球网:有种观点认为,美国想借助南海问题升温两国关系从而演变越南,达到越战时没达到的目的,您怎么看?
齐建国:我不敢赞同这个观点,因为两国关系和意识形态是性质不同的问题:一个是越美两国关系向前发展的问题,一个是要改变另一个国家性质的问题。后一个问题,对于越共来讲,是生死存亡的问题。概括来讲,这两个问题一个是利益问题,一个是生死存亡的问题。即使美国有这个想法,想通过升温两国关系、在南海问题上支持越南来实现和平演变,它也很难做到。
我认为,意识形态对两国关系发展影响很大,是个根本性的问题。我举个例子,是我在任驻越大使期间发生的。越美建交以后,本来两国关系将要度过冷淡时期而迈开实质性步伐了,结果美国要对越南进行和平演变,一下两国关系又冷却下来了。21世纪的最初几年,美国曾几次通过福音教传教自由等活动支持越南西部地区四省闹独立,有几千人到一个省的省会参加所谓一个国家的成立大会,结果发生了流血事件,后来被镇压下去了。据说美国对那些人还提供了资金帮助。美国这样做,能不影响两国关系吗?就在去年11月份,越南的《人民军队报》还连续刊发了一些文章,提醒越南人要高度警惕西方国家通过打着民主、人权的幌子,对越南进行和平演变。这说明越南的防范心理很重,始终在防范美国。
可以说,在今后比较长的时期之内,要让美国放弃改变越南社会主义制度的计划是不可能的,同时要让越南放弃对美国和平演变的防范,也是不可能的。意识形态仍是制约两国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
“越战”阴影在两国都仍存在
环球网:越战过去近40年,今天两国受战争的影响还大不大?都有什么影响?
齐建国:越战1975年结束,到现在37年了,越战的阴影仍然存在。对越南来讲,越战的后遗症还是很严重的。越战期间仅北越的正规部队和游击队就伤亡了100多万人,此外,美国还投了800万吨炸弹,伤亡的平民也有几百万。
而且,那时美国为了打击游击队,还投放了很多落叶剂,也叫橙色剂,被感染的第二代甚至第三代,都是畸形的残疾人。在河内郊区有个“和平村”,在那里我目睹了他们的惨状,都是畸形的残疾儿童,真是惨不忍睹,非常可怜。另外还有一些当时没爆炸的地雷、炸弹没有处理。越南提出过索赔的要求,但美国还没有这方面的承诺。我认为,从人道主义考虑,美国应该给越南一些赔偿。
对美国来讲,越战中美国死了5万6千人,伤了也有30多万。到现在,列入失踪人员名单的还有2000多人,在心理上,对整个美国社会也是个严重的伤害。现在,美国非常关心失踪人员的问题,压力也很大。如果找不到失踪人员的遗骸,失踪人员的名字将永远不能划掉。美国希望越南提供一些帮助,如果越南能提供一些信息或交还给美国一两具遗骸,美国会很高兴的,也能体现两国关系的进展。
环球网:越南社会上会有“仇美”情绪吗?
齐建国:在今天的越南,“仇美”的社会情绪应该说有,但不是特别的强烈。
环球网:中国和美国都曾与越南打过仗,两场“越战”对越南的外交有什么影响?
齐建国:这两场斗争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对美国,那是越南人民反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同中国,则是越南解放南方、统一祖国以后,发生的“边境冲突”。在前一场斗争中,毛泽东主席有一句名言:“7亿中国人民是越南人民的坚强后盾,辽阔的中国领土是越南人民的可靠后方。”中国的党、政府和人民给了越南的党、政府和人民全力以赴的支持。每逢谈起“抗美救国”战争,越南领导人对中国的支持都表示“永志不忘”。到现在为止,还有1400多个中国烈士埋在越南国土上。我们中国大使馆每年清明节都分两路去扫墓,他们绝大部分是在越南“抗美救国”的战争中牺牲的,越南的地方政府和人民对中国烈士墓维护得都很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