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到底有多差钱?最有钱的地方没钱了(2)

地方政府到底有多差钱?最有钱的地方没钱了(2)

撑过去

短期应对,惟有保证现金流不断,撑过困难期

一份税务通知单,发到了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一名员工手中。通知单称其两年前曾经在外接了一单私活,涉及3000元金额,未缴纳个人所得税,要补。不止这位,还有多位同事亦被要求补缴个人所得税,追溯时间最长的到2008年。

地方政府短期“输血”的意图开始显现:增收挖潜。

深圳企业所得税下滑幅度较大。2011年,该市个人所得税首次在总量上超过企业所得税,成为第二大税种。2012年一季度,企业所得税同比下降12.72%,个人所得税大幅增长57.1%。

这与个人所得税征税起征点提高并不相符。徐进告诉财新记者,尽管企业经营效益不佳,但员工的工资收入与用工标准挂钩。深圳市政府每两年上调一次最低工资标准,决定了员工基本收入上升, 即征税的基数开始上升。加之个人所得税截至申报期在一季度末,超过了这个时限,就要罚款。上市公司也多在一季度实行分红。以上种种,均体现在一季度个人所得税增幅上。

更重要的是,地税局征管力度大为加强。“为保障税收,在可以抓住的税源上,加强了征管力度。”徐进说。这在各地,都有迹象可循。

在内陆大城市重庆,财政预算收入早已不足以覆盖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建设,而以投资集团向社会融资为主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实现“用市场的钱办公共的事”。在此之外,2011年,该市推行一项房地产税收专项检查,一次性增收45亿元。在这项检查中,仅龙湖地产一家企业,就补税3亿元。而在2012年年中,房地产企业已被要求提前预缴四季度税收。

在上海,企业主抱怨,预售账款也要收税,符合政策的清退也不退,入库的门槛非常高。浙江绍兴的一名地税局局长则透露,一些政策与税收开始挂钩了,比如企业申请用地指标,必须达到一定完税额度,“对税收这块越来越严”。

在深圳前两季度的税收数据中,各税种的增、减轮动,也明示税收严查的趋势。如一季度大幅飙升的个人所得税,在二季度大幅回落,增幅亦跌为负数。同样在一季度增长高达91.47%的城市建设维护税,在二季度亦是绝对值与增幅同步大幅回落。反之,企业所得税从一季度负增长12.72%,恢复到二季度的增长5.95%,车船使用税则从37.7%的增幅提高到72.86%。

来自深圳地税部门的消息称, 今年以来,高科技和电子制造业企业聚集的南山区,展开几年来少有的大面积自查行动,要求企业对自己存在的偷税漏税情况进行查漏, 上溯到企业税收两三年前账本。工厂聚集的宝安、龙岗两区也开始查账,特别是针对坪山新区的企业,税务部门相信这里的企业“相对更有钱一些”。

不过,毕竟经济不景,税收增收毕竟有限。浙江杭州市财政局一名官员坦言:“企业是真困难,财政不敢下手太狠。真的按税法收,很多企业就持续不下去。很纠结。”

近来,关于扩大试点甚至普遍开征房产税的说法,甚嚣尘上。相对于正在推进的“营转增”试点,房产税是在保有环节征收,属于地方税种,可以增加地方收入。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撰文称:“我相信这一天终将到来,因为政府需要这笔钱。”

兹事体大,在数日自相矛盾的表态后,湖北地税局最终否认了将试点开征房产税的消息。新税种开征不易,地方政府将征收力度转向非税收入。今年7月,财政的非税收入同比增速比6月突然增加了30多个百分点。其中,地方非税收入同比增长20.8%;中央非税收入同比增长58.8%。财政部对此解释,在中央层面,主要是受石油特别收益金缴库办法改变的影响;地方主要是地方加强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等征管。

陈少强说,在增收思路上,“中央和地方有异曲同工之妙”。非税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公共资源、国有资产的收入,包括以前不太受关注的广告权、道路使用权等。

徐进告诉财新记者,过去一些非税收入征管时标准放宽或实行了减免,但现在这些正在收紧。如果某些项目收入上升幅度非常大,往往不仅是应征部分加强征收,还包括补征以前漏的部分。公共资源收费项目繁多,如涉及个人的公共资源收费,电费、水费、排污费;到政府机关获得公共权益时,要支付相应工本费;企业出口需政府给予检验,鉴定时亦产生相关费用等等。各地情况不尽相同,自由裁量极大。

如在广西,除强化税收征管外,最近更部署增建公共停车泊位、户外广告征收机制、改革垃圾处理收费方式、加大土地出让金征缴等工作。

更为显性的是,在税收增长比较困难的时候,地方政府对国有资本收益的要求提高,“能多收一些尽量多收一些,以保障政府的正常需求”。

以短期应对财政压力的手段而言,除了在增收上想尽办法挖掘潜能,举债也是极其常见的。在鄂尔多斯寻求银行贷款而不得,而东莞风传政府贷款支付公务员工资之时,杭州融资平台的境遇却在好转。

杭州财政局一位官员称:“去年贷都贷不到,(利率)起码上浮10%以上,20%以上都拿不到。”但在今年,经济下行,银行不寒而栗,对企业放贷非常谨慎。“两害相权取其轻,还是愿意放给地方政府平台 。”银行上门推销,令政府融资平台得以较优惠的利率甚至基准利率拿到贷款。

另一种手段则是开放民间投资。7月16日,广东省发改委宣布首批推出省市面向民间投资招标重点项目44项,总投资2353亿元,涉及交通、城建、社会事业、产业园区等向来以财政和国有资本垄断的领域。

尽管此举已经推动多年,是“对涉及公共资源利用的项目实行竞争性配置” 的改革需求,但广州发改委一名官员也向财新记者坦言,财政吃紧,各级政府都在抓紧拿项目出来,向民间资本开放。

开源发力的同时,地方政府的节流减支却被认为“停留在口号”。

前述杭州市财政官员对财新记者坦言,地方对缓解财政压力根本思路与2008年无异:“保证地方现金流不断,寄希望于中央政策放松,地价好转,难关就渡过了。”

责任编辑:黄一帆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