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需要构建普遍服务体系

社会转型需要构建普遍服务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世界奇迹”,成就举世瞩目,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诸如收入差距过大、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压力大等问题,这就需要在制定政策时充分考虑到我国现代化的具体实际,警惕现代化发展陷入“拉美陷阱”、“西班牙幻影”及“日韩困境”这些先发国家经济起飞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当前我国现代化进程呈现出的多元复合特征,对政府管理模式和制定政策的思路都提出了新要求

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呈现出多元复合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农业社会向工业和知识社会跃升、社会架构从立体科层转向扁平网络、社会形态由封闭内卷转为开放外拓、产业结构由产业依赖转向产业创新、发展模式由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切换、文化由生存型向发展型变迁。其中,由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是多元复合转型的出发点和核心环节,城市化是其主要内容;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知识化社会转型,是复合转型的两大支柱,关系到经济体制的确定和生产要素的变革;由立体科层结构向扁平网络结构转型、由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型、由产业依赖向产业创新转型、由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型、由生存型文化向发展型文化转型,分别从社会结构、内外关系、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方式、文化类型等更加具体且关键的领域支持社会多元复合转型的顺利进行。

所有这些对我国现有的政府管理模式和制定政策的思路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我们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系统考虑社会转型的多元复合特征,综合性、全方位、多视角地制定政策,以城市化为中心、以市场化为动力、以产业先导为引领,向知识经济跃升,完成社会经济全面转型,实现工业化、知识化的双跨越。

构建社会普遍服务体系,是实现中国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战略政策

纵观历史上的崛起大国,从传统社会转变为现代社会,都需要一项具有“万向节”性质的经济社会政策,对社会的发展战略进行顶层设计,并将各项政策系统予以集成。18世纪,由于设立了财产权的保障体系和自由贸易权,英国战胜西班牙成为世界强国。19世纪,由于赋予了国民参与政治的权利,法国迅速成为世界强国。19到20世纪期间的德国与美国,由于设立了一套社会保险制度,人们能够共享文明成果,从而两国分别占据了世界经济产业格局的制高点。

基于当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多元复合特征,考虑到如何跨越横亘在中国现代化道路上的陷阱,在制定政策时必须通盘考虑前文所述的八个方面的转型,否则,政策就可能互相抵触,出现偏差,阻碍现代化进程。另外,当今中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需要在吸纳全人类智慧的基础上设计一套新的社会政策体系,以迅速突破在后发国家持续几千年的乡土“文明”自锁和互锁陷阱。因此,中国同样需要有一个具有万向节性质的战略政策平台,将各项政策予以系统集成,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转型。构建社会普遍服务体系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社会普遍服务体系的主要功能在于为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安全底线。它能有效避免出现社会群体间的对立、地区间的失衡、思维和道德伦理的割裂以及现代化进程的断裂。从功能上来说,普遍服务体系至少在人文社会普遍服务、产业社会普遍服务和信息知识社会普遍服务三个子系统上为提升国家竞争力提供保障。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