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价为何扭曲(4)

中国股价为何扭曲(4)

流动性过剩:2005年之后的股价泡沫成因

前面分析了2005年之前导致中国股价泡沫的原因,主要从政府行为、机构投资者行为及散户投资者行为的角度来剖析。2005年后,股票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中,除了上述三个主体的行为因素继续起作用外,还出现了新的因素,即流动性过剩。

2005年后出现的流动性过剩与人民币汇率改革有关。人民币汇率改革对股价形成机制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人民币汇率的单向升值导致大量“热钱”流入,外汇占款迅速增加,而基础货币的大量投放导致金融体系流动性过剩,刺激股价上升。这是产生2005年至2007年底的大牛市的背景。

这次大牛市与之前的历次股价上涨都有区别。2005年之前的股价上涨的主要动力来自市场投机,投机的主要对象是中小盘股,大盘蓝筹股很少有人问津,因此,大盘股的估值水平一直明显低于小盘股。2005年-2007年的大牛市里,大盘蓝筹股获得追捧,出现所谓的“流动性溢价”现象(即:大盘股的市场流动性比小盘股更好,应该享受溢价)。中国石油、中国神化、中国远洋等都是在这个阶段上市的,都获得市场热烈的追捧,平均估值都曾经达到60倍市盈率以上。

大盘蓝筹股获得追捧的主要原因与证券投资基金获得追捧有关。在这个阶段,散户投资者疯狂购买证券投资基金,他们误以为基金是储蓄的替代品,没有任何风险而又可以获得丰厚的回报。在2006年底至2007年底的一年时间里,证券投资基金的规模从不足1万亿份迅速增加到3万亿份以上。在股价快速上升的过程中,基金经理必须将募集的资金迅速完成建仓,购买大盘蓝筹股成为他们的首选。大盘蓝筹股的“流动性溢价”由此产生。

要正确理解这个阶段的股价泡沫,不能不提房地产。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房地产价格出现了连续10年的上涨,房地产投资从2000年的4900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6.2万亿元,增长超过10倍。在房地产投资快速扩张的刺激下,房地产的上下游产业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钢铁、水泥和建材、有色工业、煤炭等行业的上市公司业绩持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使得这些行业的股票都有出色的表现。

在2005年至2007年的大牛市中,高财务杠杆的金融类股票和房地产类股票表现最佳,平均获得了近十倍的涨幅,而指数的最大涨幅为500%。2008年底,我国政府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决定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信贷出现多个季度的“井喷”。如果说2005年至2007年的流动性过剩是被动出现的话,2009年至2010年的货币快速扩张则是主动而为之的。

需要关注的是,从2011年第三季度开始,随着产能过剩的加剧和房地产投资的减速,热钱出现流出迹象,国内的货币扩张开始减速,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已经出现变化。股票市场的高估值赖以存在的条件已经动摇了,股价回归不可避免。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