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坡变生态林

荒山坡变生态林

荒山植树,既防风治沙又可为农民创收。2004年,北京还出台了山区生态林补偿政策,家在延庆的陈双来就是受益人之一。

曾是山林砍成秃山 

陈双来是延庆县森林资源巡查大队旧县分队巡查员,也是烧窑峪村的村民。 

他听老人们说,这个村是逃难的人建起来的。以前山上的树木繁茂时,大家就砍树、烧炭,再把炭运到城里去卖,换钱养活自己,烧窑峪因此得名。 

五六十年代,日子也不富裕,村里家家户户都只能勉强维持生活。经过村党支部商议决定,还是要“吃山”,山坡上的粗树都被砍掉烧炭。后来,听说搞养殖能赚钱,于是决定用山上的草皮养山羊、牛、骡马等牲畜。就这样,山林变成了秃山。 

村民造林还有工钱 

随着经济发展,国家开始重视生态建设。最开始实行飞播造林,陈双来常见飞机在天上飞,在山前山后撒种,他父亲负责在山上摇小红旗,确定播区的界限。 

到了1993年,山上飞播的苗和前几年种的小树都长起来了。也是这年,村党支部开会准备村里自己造林。1996年,烧窑峪村北山又开始造林了,林业站的刘振云特意嘱咐陈双来,别出去打工,在村里帮着育柏树苗。他记得那时村民干活一天能给20块钱。 

2002年,县里再次安排技术员跟镇里林业站的人一起来到烧窑峪村准备继续造林。山基本上绿了,还剩下土少、石头多的地方没种。陈双来听县里的技术员说,这属于风沙源治理工程的一部分,栽树为的就是摆脱风沙困扰,保持水土。陈双来自那时起,被聘请负责旧县镇22个行政村的森林资源巡查工作。 

生态发展“双丰收” 

现在的延庆县,各个乡镇村庄的环境都越来越好。 

从2004年底,随着北京市山区生态林补偿政策的出台,这些祖祖辈辈守着大山、土里刨食的农民不再靠山吃山,而是变成了挣工资的农民。陈双来也从村里一个看山、看林的农民,逐步变成了一名全县统一管理的森林资源巡查员。 

现在他家的收入有两项,当森林资源巡查员一年15000元;还有10亩退耕还林地,4亩梨树,3亩杏树,一年卖杏核收入6000多元。另外,他家食用杏和梨也开始搞采摘了。几项加一起,他的年收入近3万元。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