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明葵:既要韬光养晦更要有所作为

纪明葵:既要韬光养晦更要有所作为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中国与东盟关系带来了许多新的变数。这些变数中最大的驱动因素就是中国实力的持续上升和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实施。

东盟部分国家已经进入安全困境,正在引入美国的干预机制。通过军事存在和力量投放提供保护,而美国也认为未来可能挑战美国霸权地位的只有中国,要抑制中国发展必须占据南东亚安全格局的主导地位,一旦美国军事力量衰弱,地区将不稳定。目前东盟部分国家企图依靠美国来改变地区力量结构;美国企图利用东盟部分国家牵制中国,维护其霸主地位。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结构的不对称,是引起某些国家引入美国制约因素产生冲突的重要原因。

伴随中国国力的上升,东盟部分国家越来越不安,一方面加强自身的军力建设,另一方面积极拉拢美国,依靠美国在军事和安全上制衡中国。想方设法扩大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争议,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小动作”不断,妄图依靠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在南海问题上得分。越南则利用东盟主席身份之便,支持美国在东盟地区论坛上提出南海问题国际化,与美国的双边军事合作也在2010年突飞猛进。8月,越南外交部宣布开始与美国谈判民用核合作协议,与美国举行了第一次正式防务对话;两国海军还举行了自越南战争以来的首次联合演习。越南甚至还考虑开放金兰湾军港租借,该港口对美国军舰在南海和印度洋的航行补给至关重要。除了菲律宾、越南外,马来西亚和印尼也在2010年也与美国走得很近,马来西亚与美国的关系正式提升为“战略伙伴”,而印尼则恢复了与美国的综合军事关系。这些事态的发展清楚地表明了经过20年的对话合作,东盟对中国的信任程度仍然较低,以至于不惜引入美国的力量来平衡中国,东盟拉拢美国平衡中国的需求又与美国重返东南亚战略高度吻合。

随着中国实力的持续增长,美国重返东南亚战略的全面展开,东盟对中国的疑惧和防范将会加剧。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局面呢?这与20年前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中国加入WTO后正与发展中国家一起在改变世界经济秩序,这挑战了美国。其次,地区结构发生了变化,中国的支配地位在不断加强。第三,地区小国为了加快发展正在利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战略,加紧对南海掠夺性挤占开发,并引进外部力量介入,使南海争议问题复杂化。

作为上升中的地区大国,中国应该如何看待和应对东盟部分国家对中国的信任危机,如何化解这种信任危机维护亚太地区稳定、保持亚洲经济发展引擎作用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问题。换句话说我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是否还继续适用,要增加东南亚各国对我的信任靠什么。

西方正在大造舆论,说中国已经放弃了韬光养晦战略,快速发展的军事力量正在打破地区的平衡,南海的领土争端将被强大的中国军力所征服。菲律宾、越南正在企图引入美国、俄罗斯、日本的力量加强地区力量平衡,并积极扩军备战,引进反潜、反航母、防空武器和先进战机对抗中国军力的快速增长。

信任已经变成了危机,要恢复我国与东盟国家的信任关系,必须从宏观全局上入手,既要坚持韬光养晦战略,更要有所作为。消极的韬光养晦,忍让、包容势必会造成投机国家为所欲为,我只有主动作为才能化被动为主,才能展现负责任大国作用和形象。

南海周边部分国家对我产生不信任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经济高束发展和迅速增长的军力,使与我国有海洋领土争端的国家产生不安,怕中国以军事手段收回被他们强占的领土。他们开始绑架东盟要与我国进行海洋领土争端谈判。另一方面,美国也与南海周边国家一样,对中国的高速发展产生了危机感,怕中国取代美国世界第一的地位,要重返亚太,需要利用原来在二战后和越战期间在南海占领过的海军基地。他们利益的共同点使双方一拍即合,南海周边索权国企图利用美国重返亚太引入多边机制制衡我国,美国也希望借机拉拢他们重返菲律宾的苏比克湾瞰制我南海三亚海军基地,封锁南海第一岛链。

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消极避让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只有主动作为才能恢复信任,和平的解决南海争端。南海问题之所以能够产生这样一个局面,主要是索权国企图利用美国重返亚太之机拉大款作靠山,而这个靠山就成了化解南海争端的主要因素。

美国能够让周边小国靠到什么程度、美国与中国在世界格局中利益与矛盾孰轻孰重,是化解矛盾的关键点。美国能否为小国利益与中国一战,是支撑索权国梦的关节点。因此,南海问题看似中国与索权国的海洋领土争端,实质中美矛盾的具体表现。运筹南海问题首当其冲的是运筹中美关系,美国才是真正的老闆,没有美国的粗腿地区小国也就很难兴风作浪。

美国在中国高速发展的条件下,中国是美国不得不面对的强劲对手。中美既有矛盾冲突也有共同利益,既是对手也是建设性合作伙伴。在全球政治、经济秩序的建立和重塑过程中美国不可能离开中国。当今的世界,谁都不想打世界大战,而中国世界经济第二的地位,正在使G2的趋势加大,美国只有与中国加强合作才能保证在新的秩序建设中争取有利的地位。在国际事务的处理中本国利益是建立新的世界秩序的焦点,而重大国际关系和规则的确定又不可避开中国参与,美国在处理大国关系时,首选的合作对象也就自然成了中国。这样的世界格局为中国在大格局中争取了主动地位。在解决南海问题中,中美合作与博弈自然成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我国坚持的是和谐世界理论,G2合作自然不利于我国主导的和谐世界理论,也不利于分化瓦解西方势力和团结大多数国家,共同建造和谐世界。要解决中美问题,我必须处理好与欧盟、俄罗斯、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打破超级霸权的垄断,推进全球多极化的发展,这样才能限制霸权维护世界的平衡,稳定地区格局。中美之间在国际事务中共同利益完全大于美菲利益。在建立国际政治秩序方面,中国正在寻求建立多极世界,在联合国改革和解决地区冲突方面中国具有否决权,并正在代表发展中国家利益与西方发达国家博弈。在经济方面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在多轮多哈会谈中,围绕世界贸易秩序、商品定价、对发展中国家让利等核心问题进行谈判。在金融领域中国正与周边国家开展人民币自由结算业务,正在向其它地区拓展,谋求与欧盟合作,中德人民币与欧元自由结算就打破了美元“一统天下”的地位,美国为了保住美元的地位就不能无视中国货币政策的存在。在保护世界环境减少碳排放问题上、在重大现实问题中反恐怖、防止核扩散、太空领域合作、世界热点问题解决上,美国都不可离开与我国的建设性合作。而这些合作是制约南海问题的重要因素,也是美国在南海领土主权问题上不持立场的主要原因。菲律宾等国妄想靠拉大旗作虎皮是不现实的,美国不可能为了菲律宾与中国的海洋领土争端为菲律宾卖命和打倒仗,美国国会也不会同意,这是南海问题的本质。美国为了完成战略重点转移,谋局造势会不断利用南海冲突搅混南海,迫使南海周边索权国靠近美国,获得战略空间。但也不会真心的帮助这些国家,只有美国和这些国家利益一致时,也就是中国真正威胁到美国切身利益时,美国才真正会出手。因此,中美之间为了全球范围内的更大利益,互相都在避免产生直接碰撞和利益冲突。

本文关键词: 纪明葵 韬光养晦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