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篪:外交部部长
中国外交将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民族复兴营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
回顾过去10年,面对国际风云变幻以及中国同世界关系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外交战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全方位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不断提高,谱写了新世纪中国外交的光辉篇章。
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十分深刻复杂的变化。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另一方面,国际形势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综合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外交工作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将在党中央领导下,全面把握国内国际形势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继续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奋力开创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外交工作将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放在首位,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遏制“台独”、“藏独”、“东突”等分裂势力,妥善处理与周边一些国家的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纠纷。积极服务国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中外务实合作,有效维护我国海外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
外交工作将致力于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深化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我们将积极构筑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框架,努力营造睦邻友好、稳定繁荣的周边环境,加强同新兴大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协作,积极参与多边事务,引导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向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方向转变。
外交工作将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我们将积极参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各种全球性问题的国际合作,循序渐进地引导国际体系改革,继续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倡导各国深化互信、增进交流、加强合作,力所能及地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在国际上发挥建设性负责任的大国作用。
中国外交是党和国家发展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承担着更加重要的使命。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外交战线要坚持“党建工作是外交工作的灵魂”,把党建工作融入业务、融入队伍、融入制度,始终保持外交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相信在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中国外交将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民族复兴营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为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