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治理的“杠杆”效应

中国乡村治理的“杠杆”效应

全国范围内最先实践驻村“第一书记”

驻点村覆盖面最广

“第一书记”驻村助力村级单位践行科学发展成效最明显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选优配强农村基层领导班子,致富一方百姓,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成效,直接影响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的实现。2010年以来,如皋市委组织部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针对农村干部队伍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先后选派了56名能力强、活力强、潜力强的机关副科级以上的“三强干部”,到村级班子软弱、村级基础脆弱、村营收入薄弱的“三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农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2012年是全国基层组织建设年,如皋市委组织部着力将驻村“第一书记”打造成为全国品牌,建立城市与农村、机关与基层的联动机制,使基层党建工作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让组织工作创造出强大的生产力。作为“十二五”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强化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创举,如皋驻村“第一书记”的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相结合,巩固执政之基

金秋时节,苏中大地稻麦黄熟。调研组一行沿着修葺平整的乡间公路先后参观了驻村“第一书记”所在村的村公共服务中心、高效农业园区和工厂企业,并与驻村“第一书记”及村民交谈,详细了解情况。近三年来,驻村“第一书记”始终以吴仁宝、王乐义和沈浩同志等先进人物为榜样,自觉自愿地和村民打成一片,在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的过程中,增进了与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实现了科学发展上水平、党员干部受教育、农民群众得实惠。

胜利社区党支部书记刘莉驻村前是市纪委宣教室主任,她来胜利社区之前,当地村民一直是“一熟稻、一熟麦”的种粮方式。她到村后,带领全村建起了农业园区,吸纳了当地村民就业。村民的工资加上土地流转费,村民年人均收入近两万元。在调研过程中,不少群众对他们的“第一书记”都赞赏有加:“‘第一书记’不是走过场,他们都很实在,为我们办实事、解难事,口碑很好。”

几十位驻村“第一书记”帮助弱势群体拓展致富渠道,发展种植、养殖、加工等各类大户935 户,吸收富余劳动力35000多名,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不少村子正形成“返乡能人+村干部+农户”的发展模式。资金、人才、理念等要素的有机整合,有效保证了驻村“第一书记”这一机制为强农惠农持续发挥作用,让农业真正成为“藏富于民”的产业。他们深知,在基层,党的工作只有融入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中,使党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者、促进者和实践者,党才能真正成为推动农村发展的核心,得到农民的衷心拥护。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表示,如皋“驻村‘第一书记’”制度,与以往我们所搞的干部“上山下乡”不同,如皋做法的突出特点是向农村输入知识型、管理型、素质型、经验型和年轻化的干部,进而彻底改变传统“乡村治理结构”,实现中国的乡村现代化。这是我国具有现代意义的“乡村治理”和“基层党建”相结合的一种有益尝试。

“辛苦指数”换来“幸福指数”,拓展党建新内涵

走在如皋农村的乡间小道上,最夺目的莫过于掩映在绿树丛中的一栋栋别具风格的宜居小楼,这些美观大方的民居大多是这几年建成的。修路、建房、招商引资……驻村“第一书记”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了农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2010年3月,市财政局副主任科员丁正付到村任职后,动用自己的一切资源,筹资200多万为高庄社区老百姓建起了一座跨度68米、宽8米的场南大桥,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同时,想方设法建起了社区管理服务中心、“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矛盾调处中心、儿童乐园等便民服务设施,老百姓亲切的称之为“老黄牛书记”。

对于近年来生活中发生的点滴变化,如皋的乡亲们都记得清清楚楚。乡亲们不仅普遍从中得到了实惠,更重要的是他们懂得了惠在何处、惠从何来。这批平均年龄不到40岁的年轻人,满怀理想、年富力强、有激情、有韧劲。短短三年,几十位驻村“第一书记”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原因就在于他们身上具备了两个特质——他们既和群众一样,又和群众不一样。所谓“一样”,就是始终把自己当作村民中的一员,和群众打成一片,都有“脚下一层土”。所谓“不一样”,就是他们胸怀宽广、思路开阔、联系广泛,懂经济、会管理、能吃苦。他们到村后,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社会管理的有机结合,通过苦干、实干、巧干,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党群干群关系的良性互动。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