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皇后两位陪葬:乾隆对谁最动情(2)

三位皇后两位陪葬:乾隆对谁最动情(2)

第二位乌喇那拉皇后,是乾隆帝对之绝情的皇后。乌喇那拉皇后,满洲正黄旗人,为佐领那尔布女,生于康熙五十七年二月初十(1718年3 月11 日),比乾隆小七岁,为雍正帝所赐皇四子侧室福晋。乾隆即帝位,于乾隆二年十二月初四日命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三泰为正使,内阁学士岱奇为副使,持节册封庶妃那拉氏为娴妃。由于她性情温顺,颇受皇太后喜爱,乾隆十年十一月晋升为娴贵妃。乾隆十三年皇后死于德州舟次,皇太后选中娴贵妃接替皇后主持六宫。乾隆十三年七月一日谕旨:

朕躬揽万几,勤劳宵旰,宫闱内政全资孝贤皇后综理,皇后上侍圣母皇太后,承欢朝夕,纯孝性成,而治事精详,轻重得体,自妃嫔以至宫人,无不奉法感恩,心悦诚服。十余年来朕之得以专心国事,有余暇从容册府者,皇后之助也。兹奉皇太后懿旨,皇后母仪天下,犹天地之相成,日月之继照,皇帝春秋鼎盛,内治需人。娴妃那拉氏,系皇考向日所赐侧室妃人,亦端庄惠下,应效法圣祖成规,即以娴贵妃那拉氏继体坤宁,予心乃慰。即皇帝心有不忍,亦应于皇帝四十岁大庆之先,时已过二十七月之期矣。举行吉礼,嘉儿嘉妇行礼,慈宁始惬予怀也,钦此。……朕以二十余年伉俪之情,恩深谊挚,遽行册立,于心实所不忍,即过二十七月,于心犹以为速,但思皇后大事,上轸圣母怀恩,久而弥笃岁时令节,以及定省温情,朕虽率诸妃嫔及诸孙问安左右,而中宫虚位,必有顾之而怆然者。固宜亟承慈命,以慰圣心。且嫔嫱内侍掖庭之奉职,待理者甚众,不可散而无统。至王妃、命妇等,皆有应行典礼。久旷不举亦于礼制未协。册立既不忍举行,可姑从权制考之。明太祖淑妃李氏、宁妃郭氏相继摄六宫事。国朝顺治十三年册立皇贵妃,皇曾祖世祖章皇帝升殿,命使翌日颁诏天下,典至崇重。今应仿效前规,册命娴贵妃那拉氏为皇贵妃,摄六宫事。于以整肃壸仪,上奉圣母,襄助朕躬,端模范而迓休祥顺,内治有厚望焉。所有应行典礼,大学士会同礼部、内务府详议具奏,钦此。

乾隆十五年(1750年)八月初二日,命大学士傅恒为正使,大学士史贻直为副使,持节赍册立摄六宫事皇贵妃那拉氏为皇后。乾隆十七年四月二十五日寅时生皇十二子永璂。十八年六月二十三日寅时生皇五女,三岁殇。二十年生皇十三子永璟,三岁殇。皇十二子永璂于四十一年正月二十八日丑刻卒,年二十五岁,嘉庆四年三月追封贝勒,葬朱华山十二贝勒园寝。

乾隆三十年正月随乾隆奉皇太后南巡。二月初十日,在途中为皇后庆贺生日。闰二月十八日,至杭州蕉石鸣琴处进早膳,皇帝赏给皇后等膳品。

“蕉石鸣琴”为浙江名胜,在丁家山,当湖之西,上有冈阜,俯瞰全湖,与北岸之鸟石峰、栖霞岭相拱揖,奇石林立,状类芭蕉,题曰:“蕉石山房”。其下有池,泉从石罅出,虢虢作琴筑声,磴道之南,有石壁高丈许,卓立如屏,遂称蕉屏。屏内庋石床、石几,莹润无滓,时携焦尾作梅花三弄,古音疏越,响入行云。当日奉旨派额驸福隆安扈从皇后由水路还京。乾隆帝至四月二十日才还京。

乾隆曾想病废皇后那拉氏,侍郎阿永阿出于忠心,要进谏劝阻,又怕连累高堂老母。其母深明大义,劝阿永阿:“尽忠不能尽孝,忠孝不能两全。”阿永阿洒泪而别,慨然上路。乾隆见阿永阿上书,勃然大怒:“阿永阿,觉罗近臣,乃敢蹈汉人恶习,博一己之名。”召九卿议罪,阁臣陈宏谋、托庸依违其间,刑部尚书钱汝诚独陈己见:“阿永阿有母在堂,尽忠不能尽孝。”乾隆怒斥:“钱陈群老病居家,汝为独子,何不归家尽孝?” 皇后那拉氏没被废除,而阿永阿却被戍黑龙江,钱汝诚被斥归养家中。 乾隆三十年五月十日将那拉皇后夹纸册宝四份,即皇后一份、皇贵妃一份、娴贵妃一份、娴妃一份,全部销毁。皇后手下使用女子只存二名。乾隆三十一年七月十四日(1766年8 月19 日)未刻皇后薨逝,年四十九岁。当时由皇后之子永璂前往木兰围场报丧。乾隆不但没回京为皇后料理丧事,还命永璂回京并带回自己的手谕指责:

据留京办事王大臣奏,皇后于本月十四日未时薨逝。皇后自册立以来,尚无失德。去年春,朕恭奉皇太后巡幸江浙,正承欢洽庆之时,皇后性忽改常,于皇太后前不能恪尽孝道。比至杭州则举动尤乖正理,迹类疯迷,因令先程回京,在宫调摄,经今一载有余,病势日剧,遂尔奄逝。此实皇后福分浅薄,不能仰承圣母慈眷,长受朕恩礼所致。若论其行事乖违,即予以废黜,亦理所当然。朕仍存其名号,已为格外优容,但饰终典礼不便复循孝贤皇后大事办理,所有丧仪止可照皇贵妃例行,交内务府大臣承办。著此宣谕中外知之,钦此。

皇后丧仪以皇贵妃礼葬,在宫廷内引起强烈反响。御史李玉鸣上疏,请为那拉皇后行三年丧。这个进谏不但没被采纳,反而引起一场风波。乾隆三十一年七月二十四日内阁奉上谕:

御史李玉鸣奏内务府办理皇后丧仪,其上坟满月各衙门应有照例齐集之处,今并未闻有传知,是否遗漏等语,实属丧心病狂。去岁皇后一事,天下人所共知共闻,今病久奄逝,仍存其号,照皇贵妃丧仪,交内务府办理,已属朕格外优恩。前降谕旨甚明。李玉鸣非不深知,乃巧为援引会典,谓内务府办理未周其意,不过以仿照皇贵妃之例犹以为未足,而又不敢明言,故为隐跃其辞,妄行渎扰,其居心诈悖,实不可问。李玉鸣著革职锁拿,发往伊犁,并将此晓谕中外知之。

此事经大学士傅恒、尹继善处理,在木兰围场给留京办事大臣指示,将去年封存在内阁的处理阿永阿的谕旨拿给李玉鸣看,让他表态,再行发落。留京大臣允秘、弘昼等接旨后立即行动,李玉鸣看了处理阿永阿的谕旨

“理屈词穷”,只得领罪,竟被用九条锁链锁住,发往新疆去了。

事过十多年,于乾隆四十三年,乾隆帝东巡时,锦县生员金从善又上书,首为建储,次为立后。乾隆阅毕上书,十分恼火,马上召集群臣商议。乾隆帝谕:

乾隆十三年孝贤皇后崩,那拉氏本朕青宫时皇考所赐侧室福晋,位次相当,遂奏闻圣母,册为皇贵妃摄六宫事,又越三载乃立皇后,其后蹈获过愆,自行剪发,国俗所最忌,而彼悍然,朕犹曲予优容,嗣因病逝,但令减其仪文,贯未削其位号,仁至义尽,复何所为,而欲朕下罪己之诏乎?又复请立皇后,朕春秋六十有八,岂有复册中宫之理?况现在妃嫔中既无克当斯位之人。若别为选立,则在朝满洲大臣及蒙古扎萨克诸王公,皆朕儿孙辈行,其女更属卑幼,岂可与朕相匹而膺尊号乎?此更可笑,不足论矣。

行在大学士、九卿会同严番定拟具奏,寻议请照例凌迟处死。得旨:“金从善著从宽,改为斩决。”

乌喇那拉皇后,在宫中生活了三十多年,为皇帝生过三个子女,也曾被皇太后所赏识,曾誉为“性生婉顺,质赋柔嘉,端庄惠下,秀毓名门,祥钟世德”,到头来竟因“性忽改常、迹类疯迷”结束她的一生。她当了十六年皇后,因南巡失宠,死后竟以皇贵妃礼入葬妃园寝。在地宫中,她的金棺停在纯惠皇贵妃金棺的东侧。由于乾隆皇帝对她已绝情,所以她每年清明、中元、岁暮、冬至均无享祭,是一位被遗忘的皇后。

第三位孝仪纯皇后,是一位受偏爱的皇后。她生前只是个皇贵妃,她死后二十年,因为儿子颙琰(即嘉庆皇帝)继承了皇位,才被追封为皇后。孝仪皇后魏氏,本为汉军正黄旗包衣管领下人,族入满洲镶黄旗,称魏佳氏。为内管领清泰之女 。雍正五年九月九日(1727年10 月23 日)生。初入宫为贵人,乾隆十年十一月十七日命工部尚书哈达哈为正使,内阁学士伍龄安为副使,持节册封贵人魏氏为令嫔。乾隆十四年四月十五日晋为令妃。二十一年七月十五日寅时生皇七女。二十二年七月十七日午时生皇十四子永璐,四岁殇。二十三年七月十四日戌时生皇九女。二十四年二月晋贵妃。二十五年十月初六日丑时于御园“天地一家春”生皇十五子颙琰(即嘉庆皇帝)。二十七年十一月三十日丑时生皇十六子,四岁殇。三十年六月随乾隆四次南巡归来,晋皇贵妃。三十一年四十千秋,五月十一日子时生皇十七子永璘。四十年正月二十七日乾隆视皇贵妃疾,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1775年2 月28 日)皇贵妃薨逝,著称令懿皇贵妃。年四十九岁。金棺初移吉安所,二月初五日移静安庄。四十年十月二十三日辰时,葬清东陵胜水峪地宫。乾隆六十年九月,乾隆帝于勤政殿宣示,皇十五子嘉亲王颙琰为皇太子,十月追谥令懿皇贵妃为孝仪纯皇后。自嘉庆四年至道光三十年屡加谥为: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