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防范研究和启示
首页> 案例> 正文

世界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防范研究和启示

核心提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已进入了高风险社会时期,各种社会风险活动将会更加频繁,给地球生态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巨大威胁,特别是世界一些特大城市,由于人口的复杂化和规模的巨型化,往往成为社会风险的重灾区。

美国著名的后现代思想家大卫·格里芬在分析中国现代化时指出:“中国可以了解西方世界所犯的错误,避免现代化带来的破坏性影响。这样做的话,中国实际是‘后现代化'了。”中国特大城市与世界其他国家特大城市的区别就在于它的复杂性,这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所决定的。可以说,21世纪的中国是一个农业化社会、工业化社会和信息化社会多种社会形态并存的综合体,这也就决定了中国特大城市的复杂社会结构与社会矛盾。更重要的是,不同社会形态的矛盾与弱点共存于一个大城市中,相互影响、相互激荡,使中国的大城市成为一个脆弱的社会单元。可以说,中国进入后现代社会决定了当代中国特大城市的“三性”:社会结构的复杂性、社会生态的多样性和社会矛盾的多元性,而这“三性”无疑将使中国大城市危机的风险与烈度居高不下,中国大城市危机管理的难度也会毫无疑问地大大增加。特别是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特大城市社会结构已经呈现出网络化的雏形,城市危机往往从点到面,以网络化传播的方式、以几何倍数的速度蔓延扩散。有效总结和借鉴国外特大城市紧急事件的处理机制和方法,如纽约“9·11”恐怖事件、全球性SARS、美加停电重大事故、美国奥尔良飓风、日本地震海啸核危机等,对有效提高我国特大城市应急管理水平,预防社会风险,最大程度地减低财产和生命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世界特大城市的演变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地区数量增长迅猛,人口超过1000万的特大城市更是成为世界上城市快速发展的特殊地区。在这一时代,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对城市化进程产生着日益深刻的影响,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型标志,我们可以把这个城市化时期称为“快速城市化时代”。

(一)特大(或超大)城市的发展规律

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将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城市定义为特大城市;我国对特大(或超大)城市的界定不尽一致,一般将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界定为大城市,千万人口以上的定为特大城市(或超大)。

关于城市化的发展规律,基于不同的视角,许多城市研究学者归纳了许多有创见的结论,其中从时间、空间和动力维度进行的分析论述获得人们的广泛认同:一是基于时间维度分析,城市化规律表现为城乡人口随着工业化进程发展的有序变化,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二是基于空间维度分析,城市化规律表现为由城市“聚集效应”与“扩散效应”所决定的城市与其辐射区域之间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各领域的互动关系;三是基于动力维度分析,城市化规律表现为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发展相互促进,并与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

许多学者从人口的发展来研究特大城市的形成规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一是城市人口将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二是发展中国家是世界未来城市化发展的重点地区;三是发达地区的城市化速度逐渐放慢;四是大都市区超常发展,大中城市继续增加;五是城市化从集中走向分散。这其中发展中国家是21世纪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地区。

(二)世界城市群和发展中国家特大城市的兴起

在全球化的今天,传统的城市格局正在被一种新的城市框架所取代,出现了城市群。城市群又称为大城市圈或大都市连绵区,是指在具有发达的交通条件的特定区域内,由一个或几个核心城市(大城市构成)、若干个中心城市(中型城市构成)和众多中小城市(包括城镇等)组成的城市群落。城市群是社会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城市空间组织形式,是高级阶段的城市化。目前,世界公认的五大世界级城市群是美国波士华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东海道城市群、英国中南部城市群和欧洲西北部城市群。随着中国城市化推进速度加快,在中国现有的三大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中,中国长三角城市群最有希望发展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此外,发展中国家特大城市的兴起是21世纪重要的社会现象之一。从20世纪下半叶起,人口爆炸和急速城市化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主要特点。2000年,发达国家人口中的76.1%居住在城市,发展中国家只有40.5%。然而,前者仅占全球28.9亿城市人口中的31%,发展中国家占余下的69%。在2010、2020和2030年,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所占比例将持续下降至26%、 22%和19%,而发展中国家的份额将逐步增加至73%、77%和80%,其中亚洲成为最大和人口最多的大洲。2000年,亚洲城市人口占全球的47.9%。在1950年和1995年间,亚洲的整体城市化水平增加逾1倍,从15%升至33%。从城市化的发展趋势看,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将继续向大型城市集中,预计到2015年,全球超过10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将增至23个,超过20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将有5个。

(三)特大城市快速增长孕育着社会风险

在快速城市化时代,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等诸要素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导致城市的整个产业结构发生剧变,同时对城市空间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突出特征的知识经济也必将对城市空间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城市空间重构成为必然的结果。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城市的密切联系和经济活动所结成的全球网络体系,使得位于其中的城市越来越强烈地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城市空间的演化也不可避免地与全球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当今全球的互联网、知识经济和一体化正在赋予城市以全新的革命性的文化内涵,将人类带入一个前无古人的后现代城市生活文化的空间。快速城市化的后果使工业文明的城市结构面临坍塌,城市文化正在接受多方面挑战,城市面临一系列全球性问题而带来的种种社会风险。

特大城市之所以成为社会风险最容易爆发的地区,是有四大趋势在推动:一是世界人口的变化和集聚。根据联合国的预测,世界人口仍处在快速增长阶段,未来50年世界人口将增加50%,而且这些增长的人口基本上都将集中在发展中的城市地区,也就是说在今后50年发展中国家将出现一批真正的世界级城市。二是气候和环境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造成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引发水资源紧张的问题,给特大城市造成的社会风险难以想象。三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说,特大城市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是完全建立在科学基础上,同时科技的副作用直接给城市风险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如我们很熟悉的“千年虫”问题。四是现代经济社会结构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全球化导致经济私有化和政治放松管制的趋势,并出现了两个后果:一个是经济要素迅速向特大城市集中,另一个是国家的角色和作用受到影响。当社会风险来临时,政府可能发现自己手中可掌控的社会资源有限,难以用来管理危机。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