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硬权力走向“巧权力”:文化多样性背景下的国家建设(4)

从硬权力走向“巧权力”:文化多样性背景下的国家建设(4)

概言之,在国家建设中,硬权力是必不可少的保障,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但硬权力并不是全部内容,尤其是对于多民族国家而言,仅仅依靠硬权力来推进国家的一体化,已经远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强制聚合下的政治秩序是僵硬而脆弱的。从民族国家到多民族国家,并不是要否定民族国家建设的必要性和成果,而是要将更丰富的内容加入其中,即重视建设以包容性政治制度为核心的软权力在国家整合过程中的角色,同时,通过制度创新来实现国家软权力的提升,多民族国家建设需要的必然是硬权力与软权力相结合的“巧权力”。

注释:

[1] 安东尼·吉登斯认为,从绝对主义国家开始,产生了与非个人的行政权力观念相联系的主权观念以及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政治理念,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与现代性相联系的“制度丛结”:高度监控、资本主义企业、工业生产以及巩固对暴力工具的集中化控制。参见[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6页。

[2] 詹姆斯·塔利提出现代宪政打造了一个“一致性帝国”,以文化的同质性、单一的国族认同等为基本特征。参见[加]詹姆斯·塔利《陌生的多样性:歧异时代的宪政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3—71页。

[3] 陈乐民、周弘《欧洲文明的进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20—121页。

[4] 参见[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27页。

[5] Barry Buzan and Richard Little, International Systems in World History: Remaking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p.247,参见王军主编《民族主义与国际关系》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3—44页。

[6] [美]戴维·E.阿普特《现代化的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19页。

[7] 宁骚《民族与国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04页。

[8] 参见[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9] [德]乌尔里希·贝克《全球化时代的权力与反权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 [英]戴维·赫尔德《民主与全球秩序——从现代国家到世界主义治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页。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