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勇: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改革历程(5)

过勇: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改革历程(5)

五、结论

本文使用制度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从权威性、独立性、廉洁性和专业性四个维度,剖析了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在改革时期的历史变迁。基于省纪委书记职业背景的实证研究表明,纪委的权威性、独立性和专业在改革时期有了明显的发展,廉洁性也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准。这是中国近年来反腐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纪委和检察机关以及党委之间的关系,并对于其未来的改革方向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用纪委书记的职业背景和经历来评价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的地位和职能变迁是一种新的尝试,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该研究假设纪委的权威性、独立性、廉洁性和专业性在很大程度上系于纪委书记一身,这具有一定片面性。以专业性为例,纪委书记往往属于纪律检查机关中年纪比较大的一代人,在中国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纪委书记的教育背景显然不能等同于纪委工作人员的平均教育背景。其次,该研究比较关注从技术层面来衡量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地位和职能,而比较少地考虑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因素。例如,纪委工作的独立性显然不仅取决于纪委书记的在各地、各部门的任职经历,而与纪委在整个国家廉政体系中的定位有关。尽管如此,本研究还是为从实证的角度考察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历史变迁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纪委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的,纪委的改革也是中国共产党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Yang,1984)。对于许多人来说,纪委似乎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然而本研究通过实证数据表明,在过去的三十年中,纪委在既有的制度框架下,在朝向良好的反腐败机构努力方面有了显著的改善。然而,纪委的未来改革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其在中国国家廉政体系中的位置。这涉及到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