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改思路:顶层设计还是摸石头过河?(3)

政改思路:顶层设计还是摸石头过河?(3)

三、政改的思路

只要意识到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连续性并且是应对不确定性的过程,实际上就能避免走上“顶层设计”的歪路。相比之下,摸着石头过河尽管注重实际经验,但未必会继续赢得党内的支持。

有人试图通过对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的文本分析,得出有“新政”气息,但这种看法很可能是错的。对比十七大和十八大关于政治体制部分的论述,尽管十八大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列在报告第5部分,比起十七大列在第6部分,提前了一部分,也首次明确提出了“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但这并不意味着党内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或者“中国特色政治道路”的看法有个转变。

实际上详细比较两个部分的论述,不难发现变动不大。并且在这些成熟的共产党政治话语之下,是看不出政改迹象的。在十七大报告中,政治体制被分成六个方面加以论述,其顺序是:人民当家作主、基层民主、依法治国、统一战线、行政改革、和权力监督。在十八大报告中,政治体制被分成了七个方面,主要是将“人民当家作主”分拆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两方面,而在之前这原本是纳在一个方面。接下来的顺序是基层民主、依法治国、行政改革、权力监督和统一战线。唯一不同的是对统一战线的处理,将之调整到了最后。

这其实并不说明任何问题,也不意味着统一战线问题不重要,或者行政改革及权力监督会得到更多的重视。究其本质而言,分析此类文本并试图从几个方面来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想法,还是接近“顶层设计”的思路,而显得不够实事求是,或者说不愿意继续“摸着石头过河”,甚至也忽视了以前摸石头得出的经验。

对政治体制改革而言,从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视角从来都是交织在一起的,但威权政治的最终转型如果没有来自社会基层的大量民主实践,恐怕也是不可想象的。孙立平和张千帆两位教授最近又都一再提醒社会的溃败和个人的堕落是不能有益于政改的。在个人普遍堕落、公共精神崩塌的溃败社会中,即使来自上层的力量推动了政治体制的转型,往往也难以维护新制度。对每一个具体的公民而言,不必仰望庙堂,而是扎根社会,把专业技能与公民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不必寄望“顶层设计”,还是继续“摸石头”去吧,至少“摸到的石头”或许还可以用来铺政治体制改革的路。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