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魅力外交成效几何:2/3亚洲国家的民众对中国认知是正面的

中国魅力外交成效几何:2/3亚洲国家的民众对中国认知是正面的

毫无疑问,中国的崛起将是21世纪最具影响力的重大事件之一。在过去的十年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发展道路正为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所重视,但各种各样的“中国威胁论”及其他变异的种种炒作,也几乎成了与“中国奇迹”相伴而生的“特别风景”。

在“中国道路”和“中国威胁”的双重光环之下,作为中国外交战略重要依托的亚洲邻国是怎样看待中国在该地区的作用的呢?美国著名智库皮尤研究中心(Pew Center)和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曾以个别亚洲国家作为范本进行过相关的研究和评估。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形象整体上是正面的。但是,到底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亚洲国家对中国影响力的认知?亚洲邻国的精英阶层和普通民众对中国影响力存在着怎样的认知差异呢?对于这些问题先前的研究并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

近来,美国威斯康辛州普莱维尔大学助理教授特拉维斯·纳尔逊(Travis Nelson)和佛蒙特大学副教授马修·卡尔森(Matthew Carlson)在《日本政治科学》2012年12月号发表了题为《中国魅力·亚洲民众对中国影响力的认知》的文章,该文运用亚洲晴雨表调查(Asia Barometer Survey)2005年-2007年对亚洲23国的问卷调查数据,对这些国家民众对中国影响力的认知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导致这些认知的影响因素。

从整体上看,这些国家的民众对中国的影响力持正面态度。而当将中国和美国、日本、韩国进行比较时,不同国家的民众对这四个国家的看法也大相径庭,但依然有2/3的国家的民众对中国的认知是正面的。对于这一结果,两位作者认为,外部行为体对中国的认知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有些因素在国家层面上起作用,有些因素在个人层次上起作用。从理论上讲,可以将这些因素分成四类:国家利益、政治和民族认同、个人与外国的接触,以及近期的军事冲突。

作者首先假定,个人对中国影响力的认知可能深受整个国家的经济和外交政策的影响。与中国接触密切的国家将中国视为一个仁慈的地区霸权,借助精英阶层和大众媒体的传导效应,这些国家的公众和个体也有可能对中国看法比较正面。个体可能并不是都能直接理解中国与该国国家利益的关系,但这种利益有可能通过经济依存度、外交政策的利益驱动,以及对外援助等不同渠道间接影响个人的态度。

接着,作者指出政治相似度与国际舆论的民族认同这两个因素的重要意义。作者认为,政治结构相同的国家相互友好,生活在专制国家中的民众则倾向于对另一个专制国家持正面看法。就文化而言,那些强烈将自己和中国及其文化结合起来的民众会对中国持正面看法。此外,民族自豪感也是重要的考量。一般说来,一个具有强烈民族自豪感的国家对其他国家的评价要低。

两位作者提出的第三组因素是个人对外国信息的了解程度及与外国的联系度。那些与外国接触频繁、拥有更多旅行经历及与外国民众交流广泛的人有可能具有更强的世界观和全球视野,更可能对外国持正面的评价。最后,作者指出,第四组因素涉及到军事冲突。显然,军事冲突会恶化两国间的关系,对公共舆论产生负面影响。

通过确定利益变量、身份变量、接触变量和冲突变量等,两位作者对数据进行了编码,并做了多层次的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第一,经济利益并不必然对个人的态度产生持续的正面或者负面影响。贸易对精英影响大,对普通民众影响小。而外交政策的相似的确可以使该国对中国影响力持正面认知。第二,政治认同与对中国影响力的评价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而有关民族自豪感的假设得到了部分验证和支持,但该结果对中国不适用,及支持中国和民族自豪感强两者之间互不排斥。第三,在接触指数方面得分高的受访者比得分低的被访者更愿意以正面方式看待中国的影响。最后,即使是小的冲突也是两国紧张关系的反应,这种紧张可能影响个人层面的认知。

图:中国正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在亚洲的影响力渗透

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作者得出两点重要结论。一是亚洲国家整体上对中国的看法相当正面,即使是与其他在该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相比,该结论依然成立。先前的研究表明,中国的“魅力外交”在别国的精英阶层已经产生了正面效应。就普通民众而言,尽管无法证实是否起作用,但是至少这些国家的民众还没有对不断增长的中国国力和影响力形成的负面反应。二是在利益、认同、接触和冲突四组影响因素中,每组因素都会影响亚洲国家对中国的认知。这其中,外交政策利益、文化认同、民族自豪感、外交接触,以及近期的冲突都是重要的变量。整体上看,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角色为其吸引亚洲和世界提供了一个机会,但这种机遇也是不断变化的。单个的重大偶然事件及中国与周边国家发生冲突都会极大地改变精英和民众对中国的认知。

应该指出,两位学者运用比较广泛的数据就亚洲国家对中国影响力的认知进行量化评估,并通过假设四组变量提供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视角,初步解释了影响精英和民众对中国认知形成的核心影响因素。两位学者的研究还表明,传统上现实主义的权力增强必然被视为威胁的观点不成立,这些研究都具有很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不过,该文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说,资料比较陈旧。自2010年以来,中国的外交以及与亚洲邻国的关系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相应的民众的看法也必然发生变化,但在该文中并没有反应出来。此外,该文使用的方法还很简单,对影响因素的划分和一些假定也值得商榷。

实际上,该期刊还刊登了日本天普大学马修·林利(Mattew Linley)等人的文章《谁害怕巨龙?亚洲民众对中国影响力的认知》与上文相互呼应。马修等人赞成纳尔逊和卡尔森的观点,即中国在亚洲国家的整体印象是相当正面的。但是,借助利益、信息与接触、认知、核心价值观等分析框架,马修等人则强调亚洲国家对中国的认知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是个人是否将中国视为经济的威胁, 二是它们对中国流行文化的熟悉度。亚洲国家中民众对中国的看法与该国政府处理经济问题的方式及这些民众观看中国电视和电影的频率密切相关。

马修等人在文章中还特别指出,尽管亚洲国家的精英阶层对中国不断增长的军事实力感到不安,但大多数亚洲人并不认为中国是一个军事威胁,他们似乎更关心中国是否成为一个经济威胁。邻国的经济状况及政府处理经济问题的方式与对中国印象的认知紧密相关,一个国家的政府有可能将其经济状况归咎于中国的经济威胁。因此 中国政府应该关注别国的经济状况。

由于地理上的接近以及历史上与中国的关系,亚洲国家现在越来越关心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客观地讲,尽管存在着各种中国威胁论的市场,但是大多数亚洲国家并不将中国视为一种威胁,而且在美国重返亚洲的大背景下,亚洲国家也在试图保持中立。这表明,中国应该继续坚持目前的睦邻、安邻和富邻政策。同时,很多国家和民众对中国是威胁还是机遇尚持模糊态度,无法说清中国的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的,这又说明,中国的周边外交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需要走的路也很长。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