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喜平:理论自信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3)

韩喜平:理论自信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3)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果坚定来理论自信

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成功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指导成功的实践,正是在理论与实践的这种作用与反作用间,在理论规律的否定之否定间,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逐渐树立并日益见长。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推进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不断深化、拓展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制度,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和谐世界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得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越来越坚实,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越来越定型,中国特社会主义实践成果越来越丰富。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1979至2011年,我国GDP总量由4062亿增长为471564亿,增长了115倍;人均GDP由417元增长为35083元,增长了83倍多,经济总量于2007年超过德国,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民主法制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等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国家面貌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这些实实在在的成就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成果,而正是这些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取得的伟大实践成就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来源。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的、正确的理论。中国社会主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理论自信也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不是盲目的、主观的,而是有着大量的成功经验和实践成就作坚实基础,它深深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时至今日,我们可以自信地说已经做到了理论创新与改革实践的良好结合,已经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的品格,已经放下了“西洋镜”和“东洋镜”,并戴上了属于自己的中国眼镜。正以高度的理论自信,以中国的话语体系、思维方式和理论主张来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走向新的更大的胜利。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