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十重门”事件(2)

故宫“十重门”事件(2)

而且据故宫披露的信息,这位小个子的大盗居然是逃票进入的故宫、而清场时躲进小屋、随后砸破窗户行窃、被检测查时成功逃跑、又翻墙逃离故宫的“神人”——没买门票进场、躲过了“严密”的清场、砸窗行窃没被发现、行踪败露还能安然逃走、跳墙“摔蒙了”竟然没人追……这个身高只有1.5米、“临时起意”而作案的小偷在不经意间竟然突破了故宫博物院的五道关卡。到底是石柏魁作案时的运气太好,还是故宫的安保太差了?

公众对于故宫的质疑和追问就此开始。

石柏魁在被警方抓获后交代,5月8日他进入故宫时并没有购买门票,而是通过旅行团人群的掩护,从入口处的“栏杆下钻过去的”。号称“京城第一保卫处”的故宫竟然在第一道防线,也是最容易控制的防线“失守”了。

但是,面对公众如此之多的疑虑,故宫却并未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网上的质疑更多,对于故宫的印象一落千丈。

2011年5月13日,故宫为感谢抓获“故宫大盗”的北京市公安局,特意送上锦旗,谁知又因为写错字而陷入“错字门”的第二重危机。其中一面锦旗写有“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网友质疑“撼”为错别字,正确用字应为“捍”。

2011年5月14日,面对公众的质疑,故宫相关负责人表示,“撼”字没错,显得厚重。“跟‘撼山易,撼解放军难’中‘撼’字使用是一样的。”此说法遭到语言学家和网民的如潮批评。特别是网上的舆论,对于故宫“写错字并且还死不认错还强词夺理”的行为极为反感,对故宫的信任也大为降低。

故宫在沉默三天后,终于就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的锦旗上出现错字一事道歉。故宫解释出现错字源于制作锦旗时间紧张未进行检查,并给予当事人严肃的批评教育。

故宫在这份声明中说,此次赠送锦旗由保卫部门负责联系、制作,赠送前未“交院里检查”。在媒体质疑时,“该部门未请示院领导,仍然坚持错误,强词夺理,不仅误导公众,而且使故宫声誉受到严重影响”。

事情发生后,院里及时进行认真调查,给予当事人严肃的批评教育,并采取了补救措施。故宫博物院现正组织全院各部门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堵塞漏洞,增强工作责任心,进行全面整改。

截至5月16日晚,故宫在新浪微博的道歉帖已被转载3万多次,评论1万多次。对于微博上的道歉声明,不少网友认为“故宫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也有网友认为故宫虽终出道歉书,但综合前期表现,其早已贻笑大方。不过这个200余字的声明也遭网民指责,称其存在语法错误,甚至出现标点符号错误。

故宫虽然终于改口认错,道歉了,但它的道歉里却是一种推卸责任的口吻,故宫此时已经失却了以前公众印象中的庄重大器、雍容华贵的良好形象。

然而风波还在继续,舆论并未停止。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