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栋:大国的宽容和限度

李良栋:大国的宽容和限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表现出的新作风和由此而来的新气象,人们对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对“中国梦”给予了普遍的认同和向往,许多人都在思考中国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大国。确实,中国自古就是具有泱泱文明的大国,在当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的发展,中国无论在人口还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也都堪称是世界大国。作为大国,中国应该具有大国的胸襟、大国的风度、大国的气派、大国的宽容。在此先说说大国的宽容和限度。

大国的宽容首先应表现在处理内政上。我国的社会生活已经和正在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势必使得原有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内部发生分化,出现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人们的利益要求千差万别,思想文化上也难免出现各种观念冲突激荡。在当下的多元社会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选择、理论判断、思维方式都呈现纷繁复杂的多元状态,与计划经济体制下整体划一的状况大不相同。特别是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之后,深层次矛盾加剧,引发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人们的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越来越多,关注的形式也会多种多样。由此出现一些以往看来属“越界”的现象在所难免,比如网络上的激进言论、群众性反腐中的“钓鱼反腐”行为等等,都可以归入此类,这些对当政者的政治智慧和领导水平提出极大挑战和考验。

面对社会结构日趋复杂多元、内外发展态势千变万化的客观实际,当政者应该切实与时俱进,勇于调整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善于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以更加宽广的政治胸襟、更加高超的政治智慧去观察和处理问题。一方面,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有效的群众工作引导群众,凝聚全社会的思想合力;另一方面,要认真落实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对一些忠言逆耳的声音和不同的意见持宽容、开放的态度,如适当扩大互联网多元的言论空间、保护思想学术领域的百家争鸣、推进文化市场的百花齐放、支持群众理性表达利益诉求的行为、支持媒体行使合理舆论监督权等等。甚至允许理论上“左”、“中”、“右”探讨及争论,真理越辩越明,相信大多数人民群众会有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在处理外交上也同样如此。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我们愿意与任何国家开展和平外交,互利互惠。在一些问题上与别国发生争端和分歧时,中国始终愿意采取外交谈判与平等协商方式来解决。不到万不得已,我们不采取武力解决的方法。中国作为世界上的大国,永远承担着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

但是,大国的宽容也是有限度的。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交,在有些问题上我们决不纵容,必须坚持原则立场。在国内事务方面,我们必须坚持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于那些违法乱纪的各种刑事犯罪必须依法惩处;对于那些贪污受贿的腐败官员必须严厉打击;对利用网络造谣惑众、诽谤他人等违法犯罪行为必须绳之以法。在一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重大政策如调控房价、维护食品安全、缩小分配差别等问题上决不动摇。在处理外交事务方面,我们绝不会拿我们的核心利益做交换,譬如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公民权益受到他国侵犯等,必须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大国的尊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就是大国的容忍和限度。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