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释义“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2013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做了政府工作报告,深入地总结了过去5年工作经验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2013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同时对2013年政府主要工作提出四点建议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全面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学习和体会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是我国2013年政府工作的核心,一切工作都围绕着其展开。学术界对经济增长质量内涵存在不同认识,但总体来看,经济增长质量是经济增长与经济质量有机结合,它从经济效率、速度、结构、稳定、公平、创新、生态与环境等多方面综合考察经济增长的优劣得到认同。温家宝总理将“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作为今后政府工作的核心,有其特别的意涵。

首先,进一步贯彻中央会议精神。2012年12月,十八大会议后第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首次提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贯彻这个主题,将“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作为2013年政府工作的重心,是对中央会议精神的进一步贯彻执行,充分地体现了全党的意志。

其次,我国的经济发展观念发生重大改变。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注重数量上的增长,千方百计促经济、保经济快速发展,我国近5年GDP(国内生产总值)从26.6万亿元增加到51.9万亿元,接近翻一番,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举世瞩目。但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经济快速发展发展也带来了系列新矛盾,部分矛盾甚至异常尖锐,中央深刻地认识到只追求经济发展速度产生的弊端,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从注重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调整为经济增长速度、质量和效益并举,这是经济发展观念的重大转变,它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将进行逐步重大调整,各经济领域要深刻领会这种观念的转变,及时调整相应经济发展战略,适应新形势。

第三,将解决社会突出矛盾放在重要位置,为小康社会的建成指明了方向。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了系列的社会突出矛盾,如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等等,如果这些突出问题不能得到有效地解决,将出现难以预料的不良后果,甚至引发经济的崩溃,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和认真地解决。这些矛盾的解决没有“立竿见影”的良药,只能在经济发展中逐步解决,最终治理的“良方”就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政府工作报告将“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作为工作中心,体现了国家要解决社会突出矛盾的决心和行动,也为小康社会的建成指明了方向。

第四,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中的效益,并不是仅仅指经济效益,而且还包括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是紧密相关的,过去那种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实质是注重追求经济效益,社会反思不断,甚至出现了“带毒的GDP”批评声音,这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关注不足的结果,影响了“美丽中国”的建设。政府工作报告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进行有效的链接,提升我们经济发展过程中要重视三个效益协调发展,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步协调发展。如水利经济的发展,不仅要考虑水利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而且要考虑水利产生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那种靠牺牲环境和社会福利而获得的水利经济是不可持续的,只有对水不造成伤害的“利水型”经济增长发展模式才是好的经济增长。将“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化为行动则为“美丽中国”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动力,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具体体现。

第五,社会改革将步入深水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层面进行了不同的程度的改革,逐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随着经济发展的思路转变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必须从深层次进行改革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需求。这预示着我国的改革将向深水区迈进,改革也将面临着前所未有压力和阻力,必须有持续强大的动力才能推进其改革,党和政府改革的力度将增大,通过改革来保障“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成为未来改革的目标。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