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实现的前提
这无疑是一个美好的梦想。然而,要实现这一梦想也绝非易事。笔者认为,要使得梦想变为现实,至少需要如下几个前提条件:
第一,是中国经济能否在未来十年内完成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这是确保中国经济能够在未来二十年内持续较快增长的前提。
而要完成上述增长模式转型,以下三方面工作是不可或缺的,一是实现国民收入在居民、企业与政府三部门之间更加均衡的分配,以及降低居民内部的收入分配失衡;二是打破国有企业对若干高利润率服务业部门的垄断,向民间资本真正开放这些服务业部门;三是加快推进包括利率与汇率在内的国内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这些结构性改革措施注定会遭到各种既得利益集团的强烈抵制,其推进取决于中国政府的智慧与决心。
第二,是中国金融市场能否在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发展壮大,并尽可能避免系统性金融危机的爆发。
人民币要成为一种国际化货币的前提,是中国金融市场应该更广、更深、更具流动性与开放性。中国金融市场的定位应该由为融资者服务转变成为投资者服务,提高市场透明度与监管水平。国内存在市场分割的主权债市场与企业债市场应该整合到一起,多头监管的格局应该转变为单一主体统一监管。在向外国投资者全面开放之前,中国金融市场应该先向国内民间资本全面开放。为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累积,中国政府首先应该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宏观与微观审慎监管,其次应该避免资本账户的过快开放。
第三,是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国际地位迅速崛起的过程中,中国能否协调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避免大的国际冲突。在享受了全球化红利的同时,随着自身规模与重要性的凸显,中国应该努力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例如,中国政府在制定国内经济政策之时,应该充分考虑这些政策的溢出效应,避免国内政府负外部性对其他国家造成的不利影响。
中国政府应该努力参加各种国际多边与双边合作,在包括联合国、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集团、IMF、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各种类型的自由贸易区中扮演更加积极主动的角色。在各种国际论坛与会议上,中国政府与相关机构应该成为重要议题的提出者。
此外,作为曾经的发展中国家与当前的新兴市场大国,中国应该在国际社会上为发展中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争取更多的利益。中国也应该将自身的成功经验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以帮助这些国家实现发展阶段的跃迁。中国政府应通过自身的努力,将中国经济的崛起与全球经济的共同繁荣相结合,以克服国际社会内针对中国崛起的猜忌与抵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