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一些官员屡屡被骗——都是长官情结惹的祸

为何一些官员屡屡被骗——都是长官情结惹的祸

拉起虎皮作大旗的社会浮噪助长了一些官员的名利思想,让他们在廉价的彩头和吹捧中昏了头、迷了眼。于是就有了敬请骗子“把脉指导”、“光临授牌”、担任“经济顾问”之类的闹剧。

近日,两则骗子行骗的新闻,在网上炒得沸沸扬:一则是一名叫赵锡永的男子,挂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务院研究室司长”、“副部长级巡视员”等头衔,屡屡“视察”、“调研”于云南等地;一则是一名叫葛守江的男子,挂着“国家科技部重大科技专项办公室处长”、“科技部核高基重大专项办公室处长”等头衔,屡屡出现于多个科技会议,并在多地“视察”企业。

之所以对二骗冠以“屡屡”,是因为其“风光”时间,均在三年以上,“视察”、“调研”之地均在三个省份以上,内容涉及烟草、农林、文化旅游、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冶金、科技,甚至幼教等多个领域。且所到之地,大享礼遇,出面陪同的官员上至省、地、县领导,下至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一把手”,甚至还在当地媒体频频出镜。

是其骗术高明吗?非也。先说那“副部级”大员赵,他那自命“钦差”的面纱,打一个电话即可揭开,但诸多官员均是“宁信其有”。至于那“科技部处长”葛,靠得仅仅是一张小小的街头小店就可以随便制造的名片,官员们就信了,就一路好吃好喝恐怕还有好陪、好拿伺候(尽管不会有人承认),着实“傻冒”的很。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