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一些官员屡屡被骗——都是长官情结惹的祸(2)

为何一些官员屡屡被骗——都是长官情结惹的祸(2)

是官员们脑残吗?没人会承认也没人会相信。至少从目前的回应来看,凡是骗子“视察”、“调研”、“指导”过的地方,人家均清醒地表白“没有任何损失”,以致骗局至今给人们一头雾水。

然而,这里透出的几个信息却是了然的:其一,长官意志在下级官员心目中投下的阴影结成难以化解的长官情结,让受骗的官员们盲从于权力,即使有怀疑也不敢问,以致让骗子钻了空子。其二,“朝里有人好做官”、上头有人好办事的怪世相在一些官员中染上了微妙的攀附心理,迷信骗子的“高位”或“高就”,轻信骗子发布的“内部消息”,以致跌进以种种许诺编织而成的圈套里。其三,拉起虎皮作大旗的社会浮噪助长了一些官员的名利思想,让他们在廉价的彩头和吹捧中昏了头、迷了眼。于是就有了敬请骗子“把脉指导”、“光临授牌”、担任“经济顾问”之类的闹剧。

尤其搞笑的是,赵锡永竟以“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司长”的身份,堂而皇之地出席了来自海内外近200家知名企业老总云集的“2012‘收获金秋’投资昆明年会”,于镁光闪烁之中大发其言,大暴“密料”:“云南省桥头堡2012-2020年规划已经得到国务院的正式批复。”官员们均信以为真,并一度将此作为媒体报道的标题。不说闹剧之荒唐,情节之离奇,仅这骗子拿诸多官员、老总当猴儿耍的本身,似已皆可收入《古今奇观》或《天方夜谭》。

骗局最终以骗子露出马脚而打住,但留给社会的思考却是深刻的。很显然,骗子辛苦并快乐着奔忙于各地“视察”、“调研”,绝对不是为了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价值,更不是想“学雷锋”、为国家为人民多作贡献,只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如此可以捞钱、摆阔、抖威风的社会现实。骗子其实就是一个模仿秀,在他们脑海的烙印中拉起虎皮作大旗是可以唬住人的,既然你有着这头衔那来头的真官员到各地可以屡屡享受礼遇风光,没有这行头的他们为什么就不能造假骗骗风光?更何况这一招屡试不爽,辛苦一点值得很啊!

有道是:“亡羊补牢,犹未晚也。”这句话不是只用来自我宽慰的,其侧重点在一个“补”字。“羊”屡屡“亡”而“牢”迟迟不补,“羊”肯定还会“亡”。事实表明这决非危言耸听!当然,这个“补”,决不应当仅仅止于那些“教训是沉痛”的地方和官员。

扩展阅读:

“假钦差”赵锡永行骗四省 地方官员:不敢怀疑

男子冒充国务院司长在云南指导工作 市领导陪同

【案例】假司长骗倒真官员-人事信息公开制度遭拷问

宣讲家评论自3月1日上线以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宣讲家评论团队邮箱:xj71pl@163.com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