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威胁论”的背后

“中国网络威胁论”的背后

2013年2月20日,美国Mandiant网络安全公司发布了一篇名为《高级持续威胁:揭密中国从事网络间谍活动的单位》的报告。报告称,经过7年多来对近150家公司的追踪分析,发现美国遭受的网络黑客攻击多与中国军方有关。报告还给出了攻击源的详细信息,是“总部位于上海浦东区一栋12层建筑内的总参三部二局(中国人民解放军61398部队)”。该报告一推出,立即引起国际社会一片哗然,Mandi-ant公司也因此名声大噪、赚足眼球。特别是,这份报告将“中国网络威胁论”推向了新的高潮。

“中国网络威胁论”兴起不久,是“中国威胁论”在网络空间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其主要表现有二:一是指责来自中国的网络攻击窃取了受攻击国的经济机密和商业情报,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类似论调散见于美学者在《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知名媒体上撰写的文章,集中体现于美中经济与审查委员会2011年发布的《2009—2010年外国间谍利用网络窃取美国经济情报》报告。二是极力渲染中国的网络战能力,甚至危言耸听地称“中国的远程网络战能力可以使其随时对世界上任何地点发动网络攻击”。类似论调散见于美中经济与审查委员会连续多年提交给国会的年度报告,集中体现于美国学者海格斯塔出版的名为《21世纪的中国网络战》的著作。

近两年,“中国网络威胁论”炒得沸沸扬扬,不过,像Mandiant公司这样公开指名道姓地指责中国军队对美发动网络攻击,尚属首次。报告称,“2010年首次公布 APT的情况时,认为中国政府可能授权了这些行为,但无法确定其参与程度。3年后,有确凿证据证明这些攻击活动主要来自中国,而且中国政府对此心知肚明”。如此斩钉截铁的表述,使“中国网络威胁论”升级至前所未有的广度和高度,也使中美之间围绕网络攻击进行的争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激烈。

笔者认为,美国之所以这样乐此不疲地宣扬和推进“中国网络威胁论”,主要出于三点考虑。

一是延续惯用的将“中国威胁论”与新兴领域耦合的政策。一般认为,新时期的“中国威 胁论”出 现于冷战后,随着苏联的解体和中国经济、军事实力的逐渐强大,美国、日本等国开始酝酿此类论调,指责中国崛起给自身带来挑战和威胁。发展 至 今,“中 国 威 胁论”早已突 破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乃至文化文明的范畴,内容快速扩充,且往往与当前时代面临的重点热点议题有关,如过去一段时期盛行的中国“食品安全威胁论”、“气候威胁论”、“环境威胁论”等。网络空间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兴领域,各国高度重视,加上中国拥有数量居全球之首的庞大网民群体,其中不乏少数利用网络实施犯罪活动的不法分子,网络领域的威胁自然备受美国青睐。

二是为美国发展网络军事力量寻求合理化依据。美国最早提出网络战等军事概念,也格外重视相关理论体系和实践原则的创立。2011年,美国国防部发布《网络空间行动战略》,明确提出将其他国家对美的网络攻击视为战争行为,必要时动用包括传统武力在内的所有手段予以回击;美众议院通过《2012财年国防授权法案》,规定美国所有适用于常规战争的规则同样适用于网络战争,允许国防部发动进攻性网络空间行动;国防部向国会提交《网络空间政策报告》,从政策层面细化了美军网络空间战争行为的界定,并首次公开阐述“网络威慑”的理念。这些文件的出台,为美网络军事力量建设甚至未来的网络战实践都做了很好的铺垫。当然,在积极主动谋划网络攻防原则的同时,美国也不会忽视通过夸大甚至创造外部威胁为其网络军事力量建设增添被动色彩所带来的效果,纵观美国一贯将中国视为最大威胁的做法,中国再次首当其冲不足为怪。

三是为争夺全球网络空间主导权创造更优环境。被誉为“网络总统”的奥巴马,深谙网络背后潜藏的巨大价值。经济上,信息技术革命每年为美国 GDP带来2万亿美元的增长,美欲借信息技术产业重塑繁荣经济、维持全球经济霸主地位和对中国经济优势的诉求无比强烈;政治上,网络空间国际规则目前尚处空白状态,而中俄等国已抢先一步推出《信息安全国际行为准则》,美欲借“建立信任措施”与中国抗衡,以争夺网络空间规则制定权和话语权;外交上,2009年伊朗大选中出现的德黑兰街头动乱,让美国初尝利用 Twitter等社交网络工具扰乱他国社会秩序的甜头。鉴于此,美国一直想方设法争夺网络空间主导权。通过大肆鼓吹中国网络攻击,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抹黑中国国际形象,获得国际社会的道义支持,甚至趁此机会与一些国家形成合力,在多边场合针对、防范中国,为实现其目标创造更加宽松有利的外部环境。

2011年年底,《福布斯》杂志专栏作者洛伦籰汤普森撰写的一篇名为《2012年美中网络战争或会“摊牌”》的文章称,“美国一直以来主要依靠‘防御措施’保护网络,尽管一些安全组织已具备网络攻击能力,但由于担心遭受‘来自中国的报复’,故这种行为一直被视为‘过于危险’而未被采用”。但文章随后又提到,“事情似乎将发生变化,经过数年的深入调查,美国已越来越具备识别可能来自中国的网络间谍的能力”。联想近年来美国指责中国网络攻击的行为,可以看出,美国的“中国网络威胁论”可谓循序渐进、日益成熟。虽然中美在网络攻击问题上的现实情况并不像洛伦预测的那样,但是 Mandi-ant公司的报告足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