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古希腊哲人曾云:“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事物是变化的。如果说,此前我们踏进的是一条浅水河的话,那么,下一步,我们踏进的将是一条深水河。中共十八大指出,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面临“改革再出发”新的历史使命,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深化改革开放,“共识”向哪个中心“凝聚”?“协同”起来向哪个方位“推进”?有一个基本方向问题。依据中华民族在现代文明基础上实现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与此相适应,新阶段的改革,也应当是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环境体制在内的“五环式”改革。
应把握好每个“环”各自的核心目标: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化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生态环境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认清改革方向,绝不能停顿,更不能倒退,“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中国改革的真正主体。回想中国改革实践,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新的制度安排是谁设计的?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在这里,农民表现了历史的主动精神和创新精神,体现了人民作为创新主体的基本价值
新阶段的改革,就其深度和广度来说,更是13亿中华儿女自己的事业。一定要尊重、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和首创精神,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投身到改革的洪流中去。
针对现在存在的问题,应切实保障人民权益,包括经济权利、社会权利、政治权利、文化权利以及生态环境权利,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与此同时,在尊重实践、尊重创造,上下结合,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包括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即使有了总体规划,也应该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
敢于啃改革的“硬骨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发展要靠实干,改革更要靠实干。由于中国改革走的是一条“边际演进”的渐进式改革之路,经30余年,迄今容易改的差不多已经改完,余下的都是“坚硬的堡垒”。在改革的“战车”跨越边缘性障碍之后,现在需要推进到核心部位的“堡垒”面前。改到此时、此处,面临一个很严峻的“攻坚克难”问题。
这场攻坚战将会打得十分艰苦。因此,务必要增强改革的实质性,寻求有实质性的突破,这是当前老百姓和我们这个时代最期待的东西。要选好突破口,一个一个地突破,真正地攻坚克难,勇涉险滩,而不停留在一般口号,实实在在开创新的改革局面。
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将会遇到一些障碍,其中,固化的利益格局可能是最大的障碍。改革能否突破的关键所在,是能否摆脱利益格局中某些“障碍力量”的束缚。
改革开放以来,在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利益集团的利益受到了较大的削弱,但在一些改革尚未攻坚的领域,其能量依然较大。在新的条件下,可能会以新的形式来表现自己。还应当看到,近年来还产生了新的固化利益格局。其中的一小部分人,既不希望倒退回计划经济体制,也不赞成继续深化改革,极力维持目前某种“胶着”状态的局面,期望从这种“未完成的改革”状态中获得好处。
新、老两种情况的交叉并存,形成相当复杂的利益格局,并对政策的制定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当改革进入新阶段之后,能否超越这种利益格局的羁绊,是一个关乎改革全局的重大问题。要尽可能减少既得利益集团的干扰破坏,必要时可采取“壮士断腕”的举措。在这方面要有知难而进的勇气和智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