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红利消失之后

人口红利消失之后

但闻机器声,不见工人影。国内最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之一富士康的厂区内,2年后你可能会在装配线上看到更多的是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自主完成规定动作或操作的履带和机械手臂。

近日,富士康百万“机器人大军”计划公布于众后,引起外界瞩目。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曾公开表示,希望到2014年打造100万个机器人生产大军,以降低人力需求。早期得益于大陆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的富士康,近年来发现这一优势正在消失,因此不得不想办法降低生产成本以提高利润。

人口红利消失对企业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是,劳动力成本高企,富士康等不少企业已经有深切体会。不过在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看来,员工工资的提升是未来不可逆的趋势,“增长不能总靠人口红利式的低工资来发展,如果中国要跟国际企业竞争,必须要付出更高的工资。”所以,企业不应总想着如何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而应着力于提升人均产值。

人力还是效率?

实际上,东方希望十年前就开始布局提高企业的人均产值。10年前东方希望刚刚进入电解铝行业时,中国企业的人均产值是20吨,而世界上最先进企业的人均产值是中国的15倍,“所以他们的员工拿更高的工资也是应该的。”在首届浦东论道暨上海正和岛岛邻机构成立仪式上,刘永行如此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而在十年间,刘永行不断通过电脑软件等提升管理效率,优化流程环节、通过引进高素质人才等方式提高人力效率,到去年9月,东方希望电解铝人均产能已经达到368吨,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但我们比世界先进水平还差一半。”刘永行为自己的电解铝设定的目标是:全年人均产能,包括总裁、总经理、炊事员都要算进去,在今年实现500吨的目标,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他透露,公司又组织海外考察,向世界最先进企业学习,在国内也学习同行业和不同行业的经验,下一个目标是提高到650吨、700吨,“这样我们就能付得起增长的工资。”

东方希望在包头有一家6000多人的大厂,员工流动率曾经达25%。刘永行认为,流动率高说明劳动强度大或者工资低,他要求包头该厂班制进行调整,从三班调整到四班,员工休息有了保障,劳动强度大幅降低,同时通过规模化、集约化、自动化,使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职工收入增长显著,今年这家工厂预测员工流动率将低于10%。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