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灾害尤须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应对灾害尤须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自20日四川芦山发生强烈地震到今天,已经一周时间了。目前,数以万计的救援人员仍在与时间赛跑,全力以赴搜救被埋压群众、救治受伤人员、抢修受损公路和公共设施。同时,受灾群众的保障安置、救灾物资调运发放等工作也已有序展开。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国家紧急动员,社会八方相助,各项救灾工作反应迅速、组织有效、措施得力,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大灾大难,往往是对国家实力的另类考验。五年前的汶川,我们见证了国家力量在自然灾害面前的雄厚底气。如今,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物力财力更加充裕,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应对自然灾害也更加自信、更加成熟。在震区,人们可以看到更加先进的救援设备、更加完备的后勤保障,更加便捷的生活设施。无人机、车载ATM机、病源检疫车等一系列的先进技术设备不仅令人眼前一亮,也让救援工作更加专业、更加有效、更加有的放矢。这一切的一切,如果没有强大的国家力量做支撑,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更加快速有效的灾后救援,进一步说明我们的制度在抗灾救灾体系上日趋完善。与五年前相比,这次从应急响应到抢险救援,从医疗救助到灾后安置,反应速度明显加快,救灾效率显著提升,而且在信息公开、地震预警、人文关怀等方面也有了不小变化。这里有我们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中逐步积累起的经验和教训,也有制度优势不断在实战中得到提升和发挥的因素。如今在灾害面前,中国的应对不仅更加从容,而且方方面面的措施也更加精细化和人性化。危急关头,全国上下所表现出的这种高度的组织性和协作性反复说明,我们的制度优势是抗击一切灾难、克服任何危机的坚强保障。

这种制度优势,也来自精神层面,根植于亿万人民“一切为了灾区,一切服务全局”的社会共识。从汶川到芦山,事易时移,但个体善行与社会动员的并肩奋斗没有变,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精神没有变。连日来,网上网下、灾区内外,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急公好义、乐于助人、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鲜明美德,也自觉践行着“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这样的朴素道理。正是这种共识,在短时间汇聚起了强大的精神合力,也正是这种共识,让我们的制度优势更有生命力和感召力。巨灾面前,中国从上到下、从物质到精神的凝聚力、动员力,是无与伦比的。

当然,拥有快速有效的救灾体系,并不等于能够在自然灾害面前游刃有余。相反,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挑战巨大。一来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情况复杂,生态环境脆弱,一些大的灾害对我国的影响会显得更为恶劣严重;二来作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不均衡,一些经济较为落后地区的抗灾防灾能力往往相对较弱。从近些年来我国所发生的诸多自然灾害来看,受灾较重的地区大都集中于此。

在看到我国抗灾救灾体系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也尤须迎头赶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或许还无力去预测或改变自然灾害的烈度,但完全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荷载能力和应变水平,使我们在灾害面前多些从容不迫,多些防患未然,打好主动仗,将可能造成的各项损失降到最低。

与大规模、运动性的救灾行动相比,防灾减灾能力的提升则是一个长期的综合性工程。这不仅需要国家、社会及个人给予持续的重视和大规模投入,需要进一步强化日常防灾避险的实战演练,也需要我们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探索和打造适合中国国情的防灾减灾架构。就目前来看,相较于事后的应急救援,强化事前的风险防范也许是更具战略性的一项工程。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公众减灾意识等现实任务,在综合协调机制、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灾害监测体系等环节也需要下更大功夫。

救灾也好,防灾也罢,归根结底考验的是整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考验的是全体国民的精神风貌。而将这种国家意志和个人意愿有效化为现实行动的,正是我们所特有的制度设计。在前进的道路上,中国一定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风险和挑战,但我们有这样一个制度,有这样一种国家能力,有这样一种精神,就完全能够从容应对征途上的各种复杂局面,战胜各种可能出现的艰难险阻。坚持这种制度,坚持发挥其优势,实现“中国梦”的脚步定会更加坚实、有力。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