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

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

考察数千年中国历代王朝的衰败史,几乎无一不是被愈演愈烈的官吏腐败之风摧垮。鉴于此,大多王朝都倾心致力于反腐治吏,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一部厚重而饱涵反腐智慧的廉政文化史。

习近平总书记近期指出: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实现中国梦,干部是决定的因素,推进治官反腐、加强廉政建设是关键。《管子》把“廉”视为治国的“四维”之一:“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就是说,“廉”是治国理政的的纲纪法度之一,如同支撑国家大厦的柱子,一旦被蠹折,国家就有倾覆的危险。“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考察数千年中国历代王朝的衰败史,几乎无一不是被愈演愈烈的官吏腐败之风摧垮。鉴于此,大多王朝都倾心致力于反腐治吏,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一部厚重而饱涵反腐智慧的廉政文化史。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大问题,是确保顺利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借鉴我国古代优秀廉政文化,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要以历史的宽广眼界博取精华,以时代的反腐诉求为导向,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考察优秀廉政文化的反腐智慧,主要表现在德治、法治与民本三大领域:

——在德治领域,坚持道德导向,以徳育材,以廉选吏。在廉德教育方面,朱元璋很有些特招。他亲自编印反腐统编教材《醒贪简要录》,历数纳税人之劳苦用以唤醒官吏的“仁心”,历数严刑酷法用以威慑官吏的“贪心”;并颁布发行以防腐为大旨的《大诰》,每户一本,下令官民皆要学习,做到 “家传人诵,得以惩戒而遵守之”;且将《大诰》三编定为培养和招录官吏的学习课程和科举策试内容。如此,较好地实现了反腐的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中央意旨的统一。在以廉选吏方面,对失廉者“零容忍”,“一票否决”。《周礼》明确规定把“廉”作为考察官吏的基本尺度;晋时考官以“公廉” 为首;唐朝考课以“清慎明著” 为四善之一;两宋考课均以“清谨”、“廉恪”为上。在道徳导向方面,历代王朝都很重视褒奖廉政官吏,尤为重视在高官中树立道德楷模,如唐玄宗厚赐一贫如洗的廉相卢怀慎,雍正帝提拔重用敢于惩贪碰硬的廉政巡抚田文镜等。这些举措,对反腐倡廉起到了积极的道德导向作用。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