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要靠辛勤劳动创造

“中国梦”要靠辛勤劳动创造

习近平总书记4月28日同全国劳模代表座谈时发表的重要讲话,连日来引起强烈反响。他在讲话中强调,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必须充分发挥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作用,焕发他们的历史主动精神,调动劳动和创造的积极性。在当前形势下,总书记这番讲话寓意深远,无疑向全党全国发出了通过劳动筑起中国梦的动员令。

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社会的存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消费,无时无刻不依赖于劳动。人世间的一切幸福,无论是衣食住行等物质资料,还是文化娱乐等精神产品,都凝聚着千千万万劳动者的智慧和汗水。纵观世界各国,遍览古今中外,一个有活力的时代、一个欣欣向荣的社会,无不有着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良好风尚,活跃着一批脚踏实地、具有创造性的卓越劳动者。

反之,不劳动,个人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兴盛无从谈起,再厚实的家底也会被“吃空”。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有些发达国家的财富曾在全球首屈一指,高品质生活令世人艳羡,近年来却接连陷入财政危机,社会焦虑不断增加,甚至波及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全。其中固然有经济社会等结构性问题,但劳动生产率下降、国民劳动积极性过低,恐怕也是不可回避的重要原因。当坐在路边一杯咖啡喝两个小时成为生活方式,一部分人宁愿领取失业救济金也不工作,结果必然是整个社会缺乏活力,经济发展缺乏后劲。说到底,社会财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必须要靠不懈劳动创造和积累。否则,一切都将失去根基。

对中国而言,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为全体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同样离不开劳动。回望过去,从六十多年前积贫积弱到今天站在世界舞台中心,从三十年前温饱不足到如今总体小康,从十年前GDP世界第六到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一步步富强起来,正是无数普通劳动者艰辛创造、不懈奋斗的结果。现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我们的梦想。但越是这样,越不能懈怠。常言道,行百里者半九十。对照中国梦的美好愿景,对照其他发达国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现实的差距——我国仍然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还有很多人尚未脱离贫困。同时,大国崛起的机遇和烦恼交织,经济社会转轨的潜力和风险并存,更充分说明,我们还远未到坐享其成的时候。站在历史关键节点的中国,呼唤梦想家,更呼唤实干家。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靠全体中国人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实在在地去干、去闯、去创造。

就每个中国人来说,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也是最朴素的愿望。与国家同步,如今个人的发展也进入了黄金机遇期。各行各业不管是白领、蓝领,都享有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但机会不会自动到来,如果成天等着“天上掉馅饼”,或盼望别人来代劳,梦想就永远只能是“梦想”,美好的生活最多只能是一座座空中楼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付出努力,付诸辛劳,梦想才会照进现实。也惟有每个人克勤克勉,踏踏实实付出汗水,惟有大家各自实现了自己的个人梦,“中国梦”才更充实更丰富。

必须正视,当前社会上确有一股轻视劳动、轻视甚至歧视劳动者的风气正在滋长。有人总想通过“走关系”、“拼爹”等方式投机取巧,有人期望“一夜暴富”、“一步登天”,还有人不仅自己不想干事,还常常嘲笑那些勤勤恳恳的人太傻,这股风气或多或少损伤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热情。如何让诚实劳动更体面、更受尊重?最根本的恐怕还是要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从制度上保障他们的权益。试想,如果奉献带不来收获,劳动价值得不到应有回报,分配存在不公正,劳动就必然得不到尊重,创造就无法被激发,进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都将受到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让劳动者的每一份汗水不白流,让劳动者体面劳动、全面发展,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

让劳动者更有尊严,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不能只是一句口号,应该落实到国家发展和个人奋斗中。只有这样,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才有更加深厚的动力源泉,美好的生活才更有保障。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