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批判给我们留下了什么遗产?我认为,它启发式地分析了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解释了私有制的历史发展过程,阐明了以资本为导向的市场运作逻辑,并熟练、彻底地运用生产关系——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中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来说明目前需要解决的难题。这两者,即分析资本主义危机和运用“唯物主义”解释社会关系,只有在人们一开始就反对对其进行教条主义解释时才具有启发式的影响。人们已经对“马克思主义太完美而无需反思”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相反,我们认为,一直以来上述两者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模糊不清的部分。真正理解这部分内容,是解开“历史之谜”、在政治制度和伟大的历史选择上取代资本主义的关键,我们应从克服资本主义现实社会的局限性中找到答案。在当前国家、阶级、革命和改革的状况下,实现打碎资本主义这一宏伟理想的可能性十分渺茫,即便如此,有些人还是试图将以上联系并不紧密的因素组成整体,所以社会“合理的新陈代谢”看上去就如同历史之谜。那些人认为,社会发展进程和自然进化一样,最终会达到无危机的计划经济模式,同时,他们也打着“克服异化”的旗号,试图让人们在复杂的世界经济体系中组成整体,从而自我决定一切事务,但最终却使人们到死也不能摆脱一致性。
在这些因素组合成的整体中,那些自命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信徒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他们采取了绝对自决的无政府工团主义或热衷于计划模式的列宁主义。前者由于对自我复杂性(Eigenkomplexitt)分析的缺失而逐渐失去历史作用,后者在日趋复杂的社会中也因为空想成分的增加而失去了原有的功能,逐渐成为“怪物”。他们很早就开始批判社会民主党人,认为社会民主党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讽刺,是试图通过渐进和解这一艰难费劲的方法,消除社会中互相对立的两个阶级间的阶级矛盾这一人类难题。但无论如何,社会民主党人的这一方法和认知都和马克思主义忠诚的追随者对民主的解释相符,他们不知疲倦地进行尝试,有多少计划是必须的就有多少经济民主是可能的,他们将这两者相结合并共存共生。为了这一愿景得以实现,他们始终铭记把市场塑造成为这两者服务的角色。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这些存在了几十年之久的理念完全起到了正面作用,任何人难道不能在今天的任何时刻再次实践这样的理念吗?
*原文题为“Der Kapitalimus und Seine Kritik—Brauchen Wir Eine Marx—Renaissance”,发表于2012年4月德国《新社会—法兰克福期刊》(Neue Geseuschaft Frankfurter Hefte)杂志。作者托马斯·迈尔(Thomas Meyer)系德国社会民主党著名理论家、党刊《新社会—法兰克福期刊》杂志主编。
注释:
[1] 喀迈拉(Chimera):希腊神话中一种通常被描绘成狮头、羊身和蛇尾的组合体吐火的雌性怪物。
[2] F.拿弗塔利(Fritz Naphtali),德国社会民主党成员,魏玛共和国时期经济民主理念的支持者。
[3] E.海曼(Eduard Heimann),德国经济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一直致力于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寻找“第三条道路”。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