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环保、慢行
“太阳驱动”号是世界上第一架可实现昼夜飞行的太阳能环保飞机,采用超轻蜂窝结构碳纤维复合材料,长21.85米,主机翼翼展63.4米,与波音747型或空中客车A340型客机翼展相当,主机翼和水平尾翼覆盖将近1.2万块太阳能电池板。
“太阳驱动”号总重量1600公斤,与一辆普通4门轿车相当。团队人员耗费巨额资金先把“散件”从瑞士运抵美国,再组装成型并试飞。
“太阳驱动”号的起飞动力来自机翼下4组锂离子蓄电池,占飞机总重量四分之一,驱动4台10马力发动机。它的起飞速度为每小时44公里,更像地面车辆。无论白天或者黑夜,它的平均飞行速度为每小时70公里,与地面车辆行驶速度没有太多差别。
白天,“太阳驱动”号爬升到相距地面8000多米高度,由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能,转换为电能,除了为发动机提供电力,多余部分存入高性能蓄电池;夜间,耗用储存电能以前,它滑翔降低高度至1000至1500米。
“太阳驱动”号的设计续航能力是24小时。2010年7月,博尔施伯格曾驾驶其连续飞行26个小时。
锐意创新、敢为天下先
为实现环球飞行的目标,皮卡尔及其团队已尝试颇多。“太阳驱动”号自2010年4月7日首飞成功后,又于当年7月7日实现不间断昼夜试飞。2011年5月,“太阳驱动”号实现瑞士至比利时的跨国飞行,2012年又成功实现瑞士至北非国家摩洛哥的跨洲飞行。
皮卡尔说:“若我们每天都能以锐意创新、敢为天下先的态度去挑战陈规,我们就能为当今社会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找到良策。”
皮卡尔曾承认,“太阳驱动”号经受不起气流颠簸,无法全天候飞行,不能承载200名乘客,但是,“谁知道呢,有朝一日能做到”。
(图片:5月3日,瑞士探险家皮卡尔(左)和博尔施伯格在起飞前接受采访。)
作为清洁能源技术的实验平台,“太阳驱动”项目已不仅是科技领域的一次冒险,也在为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科学家对与“太阳驱动”号相关的材料、能源、控制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其研究成果不局限于“太阳驱动”号飞行,还能应用于其他技术领域。
皮卡尔曾说,冒险绝非追求轰动效应,而是一种随时面对未知世界挑战的状态。从第一架飞机诞生、第一次征服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第一次进入宇宙、到第一步踏上月球……正是这些看似“不可能”的冒险,改变了我们固有的思考与行为方式。
清洁能源技术虽不能瞬间改变世界,但搭载梦想的飞机已经起航,希望“太阳驱动”号飞得更高更远。(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www.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