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免费发放自肥的胆量从何而来?

借免费发放自肥的胆量从何而来?

摘要:云南腾冲、临沧不久前相继爆出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发放的《新华字典》出现大量盗版货。准确定性的话,湖北版《学生新华字典》与“王老古”们仍然殊途同归,也是试图鱼目混珠罢了。

云南腾冲、临沧不久前相继爆出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发放的《新华字典》出现大量盗版货。余音未了,问责尚在进行当中,湖北的相关事件又来了。这一回,问题字典——《学生新华字典》——的数量差不多达到400万册。什么叫“小巫见大巫”?把这两地前后发生的事件比较一下,形象不过。较之后者堂而皇之的规模作战,腾冲、临沧的做法堪称“偷鸡摸狗”,他们毕竟还是正版盗版混杂其中,按央视新闻里的说法,正版的采购不足才动了歪脑筋。我早就乌鸦嘴过,我们国家同一性质的恶劣事件,总是不肯形单影只、踽踽独行。此番又得到了一次验证。

腾冲、临沧的那部分盗版《新华字典》乃真盗版,严格地说,大量媒体把湖北的《学生新华字典》同样以“盗版”名之,定性是不够准确的,人家的那是真货,只是前缀“学生”二字,且外观也与《新华字典》泾渭分明,至少不像央视昨晚披露的“王老古”、“营养抉线”那样,存心要与“王老吉”、“营养快线”混淆视听。《学生新华字典》是人家组织人马编纂的,可能班子过于草台,导致“编纂存在严重的问题,甚至出现了很多常识性的错误,总体的差错率高达万分之二十,超过了国家标准规定的20倍”。因此,准确定性的话,湖北版《学生新华字典》与“王老古”们仍然殊途同归,也是试图鱼目混珠罢了。报道说这本叫做字典的东西并不在市场上公开发行,大约不是羞于露面而是不屑,因为尽管政府采购价甚至高于零售价,从今年春季开学至今就已经陆续发放了320万册,而湖北全省符合条件的农村中小学生共约380万。获利之巨不言而喻,但还只是小试牛刀吧,“铁打的中小学校流水的学生”,每年不是都会有新入学的适龄儿童吗?

真正的《新华字典》是我国第一部以词汇规范和运用为旨归的字典,几代专家学者已经联袂进行了10余次的大规模修订,“编写的目的主要是想让读者利用这本字典,对祖国语文的词汇能得到正确的理解,并且知道词汇现代化和规范化的用法,在书面上和口头上都能正确地运用”。正是因此,2012年10月,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发出通知,将《新华字典》纳入“国家免费提供教科书范畴”,明确自2013年寒假开学起,我国将为全国农村地区中小学1至9年级在校生免费提供《新华字典》。显而易见,通知出台之际,就是国家的这笔专项补助资金变成唐僧肉之时!财政部、教育部的这项政策是面向全国农村中小学生的,那么,如果我们认为惦记从“免费发放《新华字典》”中分一杯羹的,仅仅这两省三地,积经验来看就难免失之于天真,包括国家专项基金在内的任何公款,不是从来都属于被算计的对象吗?倘若有关方面能认同我这个判断,现在的情形就叫做“战斗正未有穷期”,要在全国范围内仔细摸底排查,不该有一个借免费发放而自肥了的漏网之鱼。

马克思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名言,就是“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10%如何、20%如何的那句;后半截最重要,到了50%,“它就铤而走险”;到了100%,“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到了300%,“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上绞架的危险”。朦胧中觉得,这句经典名言用于“《新华字典》事件”以及任何性质相同的恶劣行为都合适不过,这真的是个“胆量”问题,从何而来?一时间没找到恰当的替代“资本”的名词,“政府部门”?“官员”?似乎都不太熨帖。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就教于智慧的网友吧。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