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驱力,改进作风的强大引擎

内驱力,改进作风的强大引擎

摘要:改进作风固然要突破思想禁锢、打破路径依赖,但多数不是“懂不懂”的问题,而是“动不动”的问题,根源皆在于“利益”二字。内驱力的有无,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反映,决定着思想、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作风。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假如把作风建设比作高速行驶的列车,那么内驱力就是引擎。没有这个“引擎”,改作风的“列车”就不可能持续前行。

领导带头整改,立说立行;制度建立健全,切中时弊;检查监督同步,有力有效。可以说,作风改进每天都在积聚正能量,每天都在呈现新气象。但这只是开端、破题,不能估价过高。有的同志直言不讳地说,改作风能到目前这个程度,是“领导带出来的,从严抓出来的,明察暗访吓出来的,网上曝光逼出来的”。这个评价可能不太准确,但深刻启示我们:抓作风,不论出台多少规定,进行多少督察,都属于“要我改”的范畴,真正强大的动力是官兵焕发的内驱力。

改作风的攻坚期,也是好坏作风激烈博弈的爬坡期。气可鼓不可泄,力能增不能减。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两军对垒,不胜即负。不论是“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王朝兴亡周期率”,还是农业税改革“积累莫返之害”的“黄宗羲定律”,都启示我们,在改进作风上,光靠领导意志、外部压力,而没有强大的内驱力,肯定行之不远,而且随时会有反弹和回潮的可能。俗话说,宿疾难医。历经严打的旧俗恶习,就像没被杀灭的残留病菌,一旦死灰复燃,耐药性会更强。从以往改作风的成败中可以看出,如果少了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和干劲,定会在不良作风的堡垒面前打败仗、吃苦头。

改作风,越往深处改,就越可能触动单位、部门和个人的利益。前一阶段解决的一些问题多是表象和显性的,像不摆鲜花、不拉横幅之类,解决起来相对容易。目前,官兵关注的焦点是敢不敢触及、能不能解决那些深层次问题。像“选人用人的不正之风”“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违规住房用车”“公款吃喝、奢侈浪费”,等等。改进作风固然要突破思想禁锢、打破路径依赖,但多数不是“懂不懂”的问题,而是“动不动”的问题,根源皆在于“利益”二字。马克思说过,如果几何公理违背了某些人的利益,也会招致他们的否定与攻击。不能不承认,“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改作风有时就是“自己割自己的肉”“自己革自己的命”。只有发自内心地真抓真改,才能有“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勇气、坚韧和动力,才会放弃那些习以为常的特权、相沿成习的待遇、若隐若现的“潜规则”。

内驱力的有无,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反映,决定着思想、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作风。“三观”不正,难有动力;动力不足,难改作风。就作风抓作风,抓不出好作风,也难以持久,更难以形成自觉。根治作风上的沉疴,施以“猛药”固然重要,但如果不以政治责任、道德品质和人格因素作为基础,也是无济于事的。

拿破仑·希尔说过:“自觉自愿是种极为难得的美德,它能使一个人在不被吩咐应该去做什么事前,就能主动地去做应该做的事。”当各级领导干部真正把他律转化为自律,把外在约束转化为内在自觉时,改进作风就拥有了强大持久的动力支撑,作风建设就会步入新的起点和境界。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