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中原:挺过“阵痛期”才能追求经济高增长(2)

卢中原:挺过“阵痛期”才能追求经济高增长(2)

产业结构调整机遇与挑战并存

“由于以上一系列变化,给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带来新机遇。”卢中原说,第一个机遇,新的区域增长极和产业升级动力正在生成。

第二个机遇,我国的市场回旋余地大,综合竞争优势明显。虽然我国土地、资源、环境、劳动力等综合成本在上升,但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市场环境、基础设施条件、产业配套环境、政府服务效率、劳动者素质等都在提高,所以中国的综合竞争优势较为明显。要抓住这个机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第三,促进产业组织和布局合理调整。

第四,助推产业分工深化和供应链整合。

第五,新兴经济体合作潜力巨大。

当然,在面临机遇的同时,挑战也随之而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首先将面临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导致“速度型效益”加速缩水的挑战,原有盈利模式整个被打乱,地方财政收入来源不再稳定。

第二,国际竞争加剧,市场重心可能转移。美、欧提出重振制造业,如果我们和其同类竞争,在技术水平、研发投入和品种等方面没有足够竞争力,就要通过结构调整与其形成非同质竞争。

第三,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明显增强。我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强度要比2015年减少40%—45%。

第四,外需下滑,综合成本上升,传统产业盈利空间急剧缩小。当前社会上呼吁减税的声音很大,推出了营改增,扩大了营改增的范围,引导结构调整,减轻企业税赋,增强企业活力,提高技术改造发展后劲等等,当然这方面政策还有很大空间。

第五,我国行业利润分配严重失衡,谁都不愿意做实业,特别是加工制造业。加工制造业的投资增长速度最近一直在下滑,纷纷转向股市、楼市。要改变这种局面,单靠减税无法解决,还需要一系列金融、财税、资源价格的改革等政策,这样才能正确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第六,挺过“阵痛期”与追求短期目标的矛盾。中长期增长趋势放慢的过程中会暴露很多深层次问题,如“速度型效益”严重缩水,利润分配严重失衡导致实业投资下滑等。我们要做的是,忍过这段“阵痛期”,借此淘汰落后产能,而不是在短期内追求经济高增长。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