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调价不应是的哥与百姓的博弈

出租车调价不应是的哥与百姓的博弈

5月7日,北京市出租汽车调价听证方案公布。从两套调价方案来看,涨价几成必然之势。对于此次出租车调价方案,各方反应不一。有的的哥在赞成提价的同时,也表示收入前景不乐观;有的消费者则认为,涨价成本不应全由百姓埋单,同时呼吁进行行业改革,降低“份子钱”。

从提高的哥收入角度看,提高打车价格合理且必要。北京市出租车租价自2006年以来一直没有调整,7年间的哥收入低于社会平均工资增幅,这种由于政府定价导致的行业收入差距,确实需要随着社会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进行调整。但调整不代表只能涨价,在提高的哥收入与为群众提供更优质服务之间,应该不是只有这一条路可走。

调价的方向定位为消费者埋单,公众不买账怎么办?据一项网络调查显示,62.4%的网友表示“以后会考虑少打车”。客源减少,的哥收入增加就有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能提高收入,的哥在打车高峰时段出车率低的情况确实能得到缓解,但这是建立在打车人群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就目前社会反应来看,这种前提很可能会发生变化。将的哥的积极性完全捆绑在消费者身上,变数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实现缓解“打车难”的政策初衷如何实现?

据方案数据显示,2012年北京市出租车载客里程收入中,出租车驾驶员净运营收入仅占22%。想要提高的哥积极性,缓解“打车难”,是否还可以从22%之外的份额入手?笔者以为,至少有两个方面工作可做:

一是从企业成本入手,减少“份子钱”。的哥收入不高,与“份子钱”较高不无关系。企业“拿走”大部分利润,压榨了的哥的收入涨幅空间。“份子钱”到底包括哪些成本?有没有可降空间?相关企业企业及管理部门对此语焉未详。如今,出租车涨价在即,这些问题不应再稀里糊涂,而应公之于众,让人们看清楚企业在缓解“打车难”问题上,到底是不是也该承担一定的成本。

二是加大的哥权益保障力度,让他们能高高兴兴地上岗。方案公布后,就有的哥表示,“虽然调价收益全归司机,但公司可能取消部分补贴,所以月收入达到六千元并不太现实。”对于这种担忧,管理部门需要考虑,通过有效的管理办法,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不仅要保障的哥收入的增加,还要维护他们的劳动权益。

调价不应当是的哥与百姓之间的利益博弈,如果这样定位,很可能谁都不会获益。在缓解“打车难”这个问题上,考验的其实是管理部门是否具有大魄力。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