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系切忌“自由而无用”

英文系切忌“自由而无用”

摘要:英语热,热了好多年,热出了四六级,托福雅思,牛津的词典,剑桥的证书,还有这个东方,那种疯狂,产业庞大,不知养活生灵几何。我的母校复旦素有句非正式的校训:“自由而无用”,这本是用来概括很高的哲学境界,不能作字面解。

又是国际电影节了。大三的学生都去做义工,翻译字幕,每天工作六小时,一干就要二十多天。其水平如何,可以逆料。去年几部电影,就给懂外语的观众在网上狠狠吐槽了一番。可惜,主办方今年依然固我,还是找廉价劳动力,而不购买专业翻译服务。

我很少看电影,偶尔看电视。电视里说,我国今年有699万名应届大学毕业生要找工作。北京签约不足三成;上海亦然;广东稍好,未过半。所以,我就关心起这个问题:英文系学生为什么连个字幕都搞不定?这样将来怎么找工作?

要说英文算个专业,在我1998年高考时,上海中学的老师们就强烈质疑了。到今天,我的学生都常常抱怨:当初应该读个经、管、法,哪怕新、社、政也好过读人人都会的英文啊!

英语热,热了好多年,热出了四六级,托福雅思,牛津的词典,剑桥的证书,还有这个东方,那种疯狂,产业庞大,不知养活生灵几何。于是,貌似人人都会英文了。这样的大环境下,英文系招生出现困难,甚至面临撤销的威胁,是很正常的。教育必须服务社会需求,社会无需求的,你可以关起门来阳春白雪,要想风光一时,则绝无此望矣。

然而,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要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就是三个字“英文好”。给你个东西,字幕啊,文件啊,你能帮我翻译得地地道道,漂漂亮亮,那必然有用武之地。出于职业习惯,我平时对上海各处公共场所的英文标识告示颇加留意,总体质量,慢说和国际接轨,就是比比香港,都差一大截。可见上海要建成国际大都市,英文系还是要办,要靠培养出来的素质过硬的学生做那条交通西东的轨道。

但是,英文系的教法必须改改了。昨天有个学生在图书馆自习,发了条微博圈了我:“在自习室复习,当坐我旁边的哥们拿出那本比砖头还大的全英文的《微观经济学》,我觉得我手中的英语专业精读课本简直弱爆了,真想默默地收回去……”经管是荟萃高分学生的专业,全英语授课屡见不鲜,阅读量都较英文系多出数倍。面向全校的选修课上,每年都有来自各个专业的学生用英语做课堂报告,他们卓越的口才与深刻的识见,让我为英文系学生忧虑深重。外系学生用英语学习专业,走上工作岗位,既有语言能力,又有专业技能。我们的学生却还停留于一个月读一篇外国二流报纸短文的水平,还井蛙自大,美其名曰“精读”,却听任莎士比亚、弥尔顿等大经大典蒙尘于书楼深处,也极少接触报道当下世界变化的英语媒体。到了大四,颇有“衣食父母”交来作业,连初中时就习得的动词不规则变化都忘记;论文答辩,最基本的单词重音都要读错。

我的母校复旦素有句非正式的校训:“自由而无用”,这本是用来概括很高的哲学境界,不能作字面解。可我奉劝学生多在语言基本功上下大力气、硬功夫,他们时不时要祭出这件法宝作挡箭牌。所以,去电影节帮工,见识下真刀真枪的阵仗,未必不是好事。大三痛悟学问不可糊弄,定要经世致用,大四不用一遇老师就求上门来:“帮我介绍份媒体或银行的工作吧!”而是凭着学来的一身真本事,走出学校,与拼爹党颉颃,立足社会,慢慢去体悟儒家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和禅家的“无用之用”,如此毕业生,即便藏身于699万的人海之中,一定也有功与名在未来的某个角落静候着他吧。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