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抢水”折射市民对政府公信力刚性需求

“全城抢水”折射市民对政府公信力刚性需求

“仪征自来水厂取水口附近一艘装满原油的船翻掉了!”5月12日下午,一条惊人消息在江苏仪征市民之间疯传,电话、短信、网络……各种通信设备上都传递着“仪征自来水马上就不能喝了”的断言引起全城范围的接水和抢水潮。(5月13日 中国新闻网)

对这次仪征全城抢水的行为,有人将之成因归结为轻信谣言或是错觉所致。在笔者看来不能笼统的这么看,可以说经历一系列的“谣言”事件后,民众的智慧也在不断上升,具备了最起码的“免疫力”。至于“错觉”之说,也不能怪市民。毕竟出事地点就在水厂取水口的上游,造成水质污染不是没有可能的,想不信谣言都很难。

基于趋利避害心理,市民的抢水行为可以说是一种未雨绸缪的积极自救。按照市场行为来说,只要水没有涨价完全可以。一旦真的造成了污染,反而可以为职能部门救水供给减轻一定的压力。另外,市民也是被一些地方的污染事件吓怕了。前不久的海上漂死猪新闻,还有癌症村的污染新闻,以及环保部门罚款污染创收的负面新闻等等,许多事实告诉我们,污染离我们并不遥远。

此外,当天上午就有南京海事局的官方消息通报也存在出入现象,比如只报了该船由铜陵载10000吨石灰石,而没有报80吨燃油情况,少量燃油泄漏必然会造成水质污染的假象。有人看见了大量原油污染了长江水面的“消息”可以说也并非全是空穴来风。

这则“全城抢水”的新闻看点还在于官方出了“安民告示”后仍有人急着抢水的现象,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可以说,在关键时刻,政府的通告应该起着权威的稳定民心作用,人民应该相信人民政府的通告。在过去战争年代,在过去艰苦的建国初期,政府的公信力一直以来都是为人民拥护的,而现在为何出现了一些反差呢?

其实人民还是非常信赖拥护自己的政府的,只是近年来一些“新闻发言人”的不正确的舆情公关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政府的公信力其实是公众的刚需,如果政府能够像雅安地震那样发布信息公开透明高效的话,就会有很大的凝聚力和公信力。这次仪征的“安民告示”避谣可以说是一次政府公信力的演练,折射出公众对公信力的刚性需求,政府重塑公信形象任重而道远。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