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题小作”有章法——对10篇报纸现场短新闻佳作的概略分析

“大题小作”有章法——对10篇报纸现场短新闻佳作的概略分析

核心提示:《美军入侵一周后的巴拿马街景》,新华社1989年12月27日播发,作者胡泰然。《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载2003年10月17日《解放军报》,作者孙阳、唐振宇、范炬炜。《华阳礁上补给忙》,载1989年11月21日《解放军报》,作者刘冰、徐文良。

随着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逐步走向深入,现场短新闻作为一种报道方式获得受众的格外青睐。要写好那种短小凝练、新颖别致、形式活泼、以小见大、“大题小做”的短新闻作品,既体现了稿件采写者的一种作风,也体现了一种能力。

一条好的现场短新闻就像一枚金元宝——“体积”不大,“分量”很重,“光泽”诱人。那么,到底怎样才能从采访中沙里淘金,为读者捧出一枚“金元宝”呢?笔者收集了10篇报纸现场短新闻佳作(篇目附后)进行概略分析,希望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小中寓大 攻其一点

短新闻的核心标志和价值,在于篇幅上的“短”。但常识告诉我们,文字上的“长”比“短”似乎更能说清、说全新闻事实。那么为什么要弃长而取短呢?其实,这体现了辩证法在新闻中的力量。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正是巧妙处理了“大与小”“点与面”“长与短”的辩证关系,现场短新闻才举重若轻。

“秤砣虽小压千斤”。其实不是秤砣自身重,而是人把它摆放在一个关键的位置上。现场短新闻的选题就是压千斤的秤砣,必须选准放好。选题中的“题”,指的是一个小中寓大、内涵丰富而又典型新鲜的事实,就像麝香之于雄麝,牛黄之于全牛。“题”选得恰到好处,寥寥几笔、毫不费力,就能描绘出一个大新闻的全貌。选题是深挖新闻价值的过程,恰如炸桥,工兵通常会精确计算“炸点”,用最少的炸药瞬间炸毁整座桥梁,即“攻其一点”。同样,选题最终将思维聚焦到一个点上,而对与主题关系不大的素材大胆舍弃。只有找到关键的“点”,才能最经济地彰显新闻“面”上的最大价值,这是唯物辩证法在新闻实践中的深刻体现。

纵观10篇佳作,每篇的选题都符合上述原则,都找到了爆发力十足的“炸点”。《难忘的时刻》选取的是小平同志最后一次接见外宾的“小场景”,透露的是邓小平告别政治生涯这样一个“大新闻”;《铁肩担国防》描摹的是民工支前队背粮进墨脱的“小事件”,展示的是“普通百姓肩扛国防”这样一个“大主题”;《万里圆月》描绘了塔克拉玛干沙漠上空的中秋之月,可读者感受到的是石油工人“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情怀。

那么,到底如何才能寻觅到近乎完美的新闻“炸点”呢?恐怕主要得从两个层面同时着手——

一是“自上而下”,即记者观察到社会生活中明显的、剧烈的甚至是反常的变化,寻觅最能直观展现该变化的鲜活事实。以《美军入侵一周后的巴拿马街景》为例,美军入侵巴拿马是事实,但那是世人共知的大事实。怎样才能展现出强大的美国悍然欺负弱小国家这样一个新闻主题呢?记者深入满目疮痍的街道采访,精心描摹“人们没来得及布置圣诞树,就不得不嚎啕痛哭为亲人戴上黑纱”这样的街景。精确的“聚焦”,带来了动人心魄的感染力。

二是“自下而上”,即在采访实践中,记者对接触到的新闻素材进行甄别,从中提炼出大主题。比如《鲜花不知送给谁》,就是记者采访国际数学竞赛金牌得主的凯旋仪式时偶然捡到的一枚“金元宝”。当时新闻主人公不知该将手捧的鲜花送给谁好,因为太多的人为他的成才付出了心血。一束不起眼的鲜花,承载了丰富深远的新闻信息。试想若记者当时只是写一条冠军凯旋的普通简讯交差会怎样?

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选好题最根本的前提是记者深入生活,认真思考,辛勤寻觅。只有发扬“脚底板子跑新闻”的好传统,才有可能捕捉到精彩的题材。

博而能一 以意为帅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