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另一个视角看社会主义的本质

从另一个视角看社会主义的本质

一、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使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上升到更高更深的层次

1992年1月至2月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即后来被称为的“南方谈话”,是在当时国内外错综复杂形势下指明中国往何处去的震撼人心的纲领性文献,对于全党全国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坚定正确地搞改革开放,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它的意义与邓小平1978年12月所作的实际上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相并列,称它“是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社会主义本质

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也就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入阐发和重大创新,比如提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判断我们所走道路姓“资”还是姓“社”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而在这一系列理论阐发和创新中,尤以社会主义本质论最具关键性和最带根本性,是其集中表现,居于最高最深的层次,起着引领统摄的作用。

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正式表述,是邓小平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原则,总结国内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历史经验教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的理论问题进行长期思考和探索的重大成果。列宁说得好: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深化的无限过程,是由所谓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以至于无穷的过程。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是如此。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其他任何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质的规定性迄今为止的最深刻概述。在以往一个长时间内,我们通常是从制度层面,从生产关系(外加经济体制)和上层建筑方面,即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人民民主专政和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等来界定社会主义的性质的。这当然没有错,问题在于这些尚不能完全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坚持和怎么样才能坚持这些制度,所以它们虽然也属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东西,却只是初级的本质。社会主义本质论则不仅排除了某些对于社会主义来说其实并非是本质的东西如计划经济,而且在社会主义许多本质的东西即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从生产力与社会制度的结合上,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上,从发展社会主义的目的与途径的辩证关系上,又概括出更高级的即二级的本质的东西,是从更高更深的层次上,严谨准确而又言简意赅地回答了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究竟要干什么以及怎么干的问题,从而正如十五大报告指出的,它“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正式提出,标志着邓小平理论作为一个科学体系的最后形成,呈现为一个比较完备的理论形态。它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和科学基础,也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和科学基础。

二十年来,解读、阐释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著述已是汗牛充栋,不可胜计。本文只是从另一个视角,进一步谈谈对这一理论的理解和认识。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