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道题:“责任”与“信任”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信任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这种暗示往往能激发巨大的潜能。当前,有的基层单位存在“主官团团转,副职没事干”“主官很硬气,骨干没底气”“支部很给力,助手不出力”等现象,分析其原因,不是部属不想干,只因领导不放手。那么,怎样处理好“责任”和“信任”的关系呢?第一,放手的前提是放心,让人人主动想事。放心的关键是做到“三不怕”:一是不怕掉架子。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主官应放下架子、扑下身子,问政于兵、问需于兵、问计于兵,切实调动广大官兵参与单位建设的积极性。二是不怕砸牌子。不要怕把工作搞砸了影响声誉,只有给部属多交任务、多压担子,才能让他们在工作中得到历练,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三是不怕丢面子。不能觉得部属的意见比自己好、办事比自己漂亮是丢面子的事,要知道“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第二,放手的关键是放权,让人人积极干事。放权是一种境界、是一种风度、更是一种高超的领导艺术。对基层来讲关键是放好三种权:一是让副职有自主权。积极支持副职行使权力,对于他们业务范围内的工作,要让其大胆作决定、放手去组织。二是让群众组织有推荐权。在涉及选改士官、入党等敏感问题上,充分发挥两个群众组织的作用,让他们按照程序组织好民主评议,尊重其推荐意见。三是让排长班长有主动权。在推荐骨干、评选优秀士兵等工作上,要把权力下放到班排,让他们自主决定。第三,放手的要诀是不撒手,让人人能干好事。放手不撒手,关键要做到四点:一是交待任务预想在先,把部属在完成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预想在先、指点在前。二是遇到难题诚心点拨,当班长骨干遇到工作难题时,要及时参与会诊,给他们提供建议和思路。三是作出成绩及时肯定,善于运用赞赏、激励等方法肯定部属的成绩,增强他们工作的自信心。四是发生差错主动揽过,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