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改革的关键在哪里

转型期改革的关键在哪里

摘要:■ 社会管理创新的真正涵义,应当是在深化改革的精神统领下,创建以现代法治为保障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通过加快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创新,加强社会建设,我们必定会一步步迈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字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专章论述了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奇迹般成就,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我国实现了三大社会经济转型,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走上了现代化、市场化、城镇化、全球化的发展轨道。由此,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相应发生了深刻变化。

然而,在社会经济转型中,积累和遗留下许多转型期的新矛盾新问题,遇到了“转型期陷阱”现象:

一是贫富差距拉大,未能形成公平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二是社会事业滞后,民生问题凸显。三是发展方式粗放,生态遭破坏,环境被污染。四是社会腐败现象严重。阶层分野世袭,利益固化,草根阶层缺乏向上流动的机会;中等收入阶层产生了被剥夺感;新富阶层则出现移民倾向。五是社会上弥漫着浮躁情绪、不满情绪,幸福感减弱,失落感增加,道德感衰落。

社会经济转型积累的这些问题,给社会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部分地方基层权力失控,社会群体性事件增加。

正如邓小平所说,不改革,是死路一条。面对社会转型期的各种新矛盾新问题,从十八大报告看到全党已形成共识,就是要加快社会体制改革,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向建设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迈出坚实的步伐。加快社会体制改革,笔者以为,要解决三个方面的任务:

第一,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二,构建一个合理稳定的社会结构。主要是推进城镇化。第三,培育一个“三元构架”的成熟的公民社会。政府公权力这一元要归位,不搞全能主义,统包整个经济社会事务。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有限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尽量减少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中介分开,让创造财富的市场主体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要以政府公权力为主导,把社会自治权利和市场资源配置权利落实好,使社会三元构架各得其所,相互配合,相互协调。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要防止进入两个误区,一是把社会管理创新等同于社会危机管理和社会问题管理;二是把社会管理创新当作政治管控和维稳,不承认社会管理中的市场逻辑和社会自治逻辑。

社会管理创新的真正涵义,应当是在深化改革的精神统领下,创建以现代法治为保障的社会管理新格局。政府要转变职能,给权力以规范,实现现代化政府的转型。

经过30多年来的发展与改革,我国社会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最重要的是社会结构变了。目前,总体来说,我们对社会组织还是制约大于鼓励,有关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备。这种现状是不利于社会管理创新的。

实践证明,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在于政府的现代化转型。什么是政府的现代化转型?大体有以下三大创新、四方面要求:三大创新就是观念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四方面要求是:一,要实现政府管理观念转变。二是从“全能主义”向“有限责任”的转变。三是从“人治”向“法治”转变。四是要从“划桨人”向“掌舵人”转变。

同时,需要建立一个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相适应的,以人为本的现代政府管理模式。这就是管理创新。再者,要改革政府的运行命脉——财税制度。这是现代政府转型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

最后,深化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建立政府、市场和社会非营利部门“三元共治”、合作共赢的公共服务体系。这是现代政府转型的另一项重要制度创新。

以上要求,即从社会管理观念转变,到建立现代政府社会管理模式,到财税制度的改革,到建立政府、企业、社会“三元共治”的公共服务体系,体现了观念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这就是政府现代化转型的主要要求,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所在。

通过加快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创新,加强社会建设,我们必定会一步步迈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导,曾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